玉韘—从骑射之具演变为玉佩和炫富的扳指

(0)

相关推荐

  • 收藏众多,玉石为上!文玩百种,籽料最珍!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热衷于文玩收藏. 并且,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收藏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不同时期,藏家们喜欢收藏的藏品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最早时,最受藏家们喜欢的藏品是铜器.石雕碑拓和器,后来,到了康 ...

  • 玉韘的演变轨迹分析

    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发展到东周战国时已有衰落之势,汉代时韘的实用性逐渐减弱,装饰用玉韘形珮开始流行. 今天我们以中国重要的考古发掘品为标本,结合了相关的历史文献,分析玉韘的演变轨迹. 『 商代 ...

  • 解析战汉玉剑具演变!(好资料)

    汉时期流行玉具剑,玉剑具成为这个时代的玉文化符号.战国晚期至西汉的玉剑具常以浅浮雕兽形纹为纹饰,此种纹饰往往配合器形与视点变化而设计不同的纹饰图案,兽纹的五官与四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形象生动 ...

  • 第1160篇  玉韘的演变1

    提要: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相沿至东周战国已趋式微,汉代时不但香消玉殒,取而代之者,竟是不能射箭的装饰用玉韘形佩.时至魏晋南北朝,偶见韘形佩一如凤毛麟角,之后终不复见,似已消失殆尽. 中国古代玉 ...

  • 第1161篇  玉韘的演变2

    (续) 反倒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同属于东周战国时期的传世品「玉凤鸟纹韘」,(图一三)才是一件不能套指,也不具实用功能,仅供佩戴装饰用途的「韘形佩」(另称「韘佩」). X图一三 本器扁薄,厚仅0.5 ...

  • 第1162篇  玉韘的演变3

    (续) X 图二五 另如湖南长沙五里牌7号墓,也出土一件包围式的韘形佩.(图二六)高9.00,宽3.70,厚,0.55公分,外观狭长而扁平,中孔椭圆.当以韘的原形 为主体,其上端突尖处,隐藏在出廓的凸 ...

  • 破茧成蝶——玉韘的演变之路

    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发展到东周战国时已有衰落之势,汉代时韘的实用性逐渐减弱,装饰用玉韘形珮开始流行. 时至魏晋南北朝,偶见韘形珮一如凤毛麟角,之后终不复见,似已消失殆尽.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 ...

  • 古玉界:古玉界:破茧成蝶,玉韘演变之路!

    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发展到东周战国时已有衰落之势,汉代时韘的实用性逐渐减弱,装饰用玉韘形珮开始流行.时至魏晋南北朝,偶见韘形珮一如凤毛麟角,之后终不复见,似已消失殆尽.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通 ...

  • 匈奴善骑射,为何被霍去病打得大败,分析原因后才知霍去病了不起

    汉朝对匈奴的印象最初来自刘邦的白登山之围,刘邦作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在秦末到汉初打了无数场战役,就连项羽这样的千古无二的神勇之人也败给了刘邦,所以刘邦的军事能力并不弱,但在白登山之围中,刘邦被匈奴4 ...

  • 郑玉超│幸福骑行(外一篇)

    ·文学,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 ·分别发表于河南省<三门峡日报>(2019年8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晚报>(2018年9月7日):四川省<资阳日报>(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