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语言的遗体上:一则小说的修辞学
相关推荐
-
从一篇小学生作文说起
宜 放空 10月 12日 周末,外甥拿着一篇作文,说老师给他在两处分别写了点评,点评内容是他用的夸张手法还不够夸张,建议加大夸张的力度.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夸张,征求我的建议. 我让外甥朗读了这篇作文. ...
-
重读鲁迅:鲁迅的另一面
假期B市连续阴雨天,适(被)合(迫)居家读书. 今年适逢鲁迅诞辰140周年,看了一堆推送,重新阅读了鲁迅的作品,连带着了解了当时的环境. 如果说一个上学时代最耳熟能详的名字,那必然是鲁迅.当时我们语文 ...
-
7月10日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不要再迷惑了
有一天,一位记者来到了一片牧场,看见了一位农夫在喂羊 记者便上去搭讪道:"请问您每天给你的羊喂些什么呢?" 农夫说:"你问的是黑羊还是白羊?" 记者:" ...
-
小朋友,你也可以有强大的阅读力
小朋友,你也可以有强大的阅读力 袁召起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到过有些成年人感慨:刚刚使劲看完了一本书,却在网上看到别人写的书评,感觉自己像是读了本盗版的删节本,别人提到的细节一个也没有见到,别人发出的感 ...
-
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人物>和<谷雨实验室>分别报道了两位语文老师的故事,让很多人动容.更早些时候,在<十三邀>中,钱理群先生也谈到了语文教育的遗憾,我们不禁开始思考,语文, ...
-
以鲁迅的《秋夜》为例,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镜头感呈现
与电影相比,单纯的文字并不具有任何吸引力. 工业时代,电影的出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艺术升级,融合了视觉跟听觉刺激的电影其吸引力远超文字,在电影面前,文学的死亡似乎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电影 ...
-
文贵良 | 从“枣树语句”说起——论《秋夜》的白话诗学
文贵良 <野草>用最常用的字, 构造出奇崛不俗的语句.幽深广漠的意蕴, 使得<野草>成为现代白话文学的奇葩.根据<秋夜>的写作时间( 1924 年 9 月 15 日 ...
-
我带女儿品经典
专栏:亲子与教育 我带女儿品经典 文/高英 图/高英 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喜欢阅读,我认为她目前尚处于识字阶段,并不刻意去引导她的阅读方向,任她随意翻看家里的书刊. 没想到,有一天女儿在与我闲聊 ...
-
鲁迅的“枣树”究竟是不是病句?其实先生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最近给学生们讲鲁迅作品,有学生问我,鲁迅先生那句"枣树"的名言到底什么意思?是不是病句?针对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秋夜>,原话是:" ...
-
八十多年后,他的人物一个个都复活了,而他终于渐行渐远了
八十多年后,他的人物一个个都复活了,而他终于渐行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