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盲目行动,精准制胜的三个方法

大家好,我是Lily。

今天是2020年春节假期后开工的第一周,你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吗?是胸有成竹,还是带着一身懒散和春节新长的几斤肥肉重新开始给自己打鸡血呢?

昨天在社群里看到,不少小伙伴都在汇报假期的经历。

挤车辗转回到家乡,吃吃喝喝走走亲戚,追剧搓麻将熬出黑眼圈,估计开工后且得调整一两周呢。

年初听知识付费大咖分享,订下的激动人心的目标已经忘到脑后了。

翻出年初的flag,有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于是痛下决心重新再来。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状态: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是不是很贴切。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受成功学和诸多知识付费的影响,人们往往夸大设定目标的价值。

以终为始是一个好的习惯,但设定目标只是一个起点,还远远不够成功需要建立一个闭环,其中行动落地非常关键。

在前几次的课程中,我们谈到了如何设定flag,其中提到的观点总结来说就是“最小行动”,用最小行动启动自己的正向循环,先确保改变的雪球滚动起来。

但这还远远不够,今天我们要重点讲一讲“杠杆行动”。

一说到杠杆,我们都会想起中学课本里学到的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杠杆的价值不是使蛮力,反而它是找到正确的事,四两拨千斤。

很多人认为,实现目标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拆分目标和行动,就像是背单词,想要一个月背300个单词,那就每天背10个。

但这是一种低效的认知,因为这个思维模式就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式。

而往往改变是复杂的、非线性的。标杆行动策略完全不同,重点在于找到推动良性循环的关键行动,把姿势固定下来重复做。

我们仍然以记单词为例,拆分目标以后每天记10个单词,看起来似乎并不困难,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无法坚持,重要的是在记忆的过程当中他没有找到正反馈的关键因素,这个关键因素是什么?

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通常用读写的方式去记忆,这种方式并非适合每一个人。

还有很多可能更有效的方法,比如说高频词记忆法、场景归类记忆法、自然拼读记忆法。

除了不同的记忆方法以外,单词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姿势,就是不断重复。

要把昨天学的单词和今天学的单词尽量串联在一起重复记忆,遗忘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当我们没有找到杠杆行动的时候,我们做的就是每天硬生生背10个单词,而找到杠杆行动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方法,每天重复做。

目标不会让你自动成功,但是杠杆行动会。

所以我们要养成的一个微习惯就是:找到自己的杠杆行动,打造闭环,不断重复,从量变到质变。

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制定更好的计划,尽快赢得升职加薪的话,可以添加我们职业辅导师wei信。

那么到底该怎么制定杠杆计划呢?

首先,我们要找到标标杆人物,拆解动作。

所谓标杆人物,就是有着跟你相似的背景,而且已经达到了你想要的状态。

举例来说,我从去年开始转型培训师,就一直在思考一下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转型成功?

为什么有的人迟迟没有起色?我从身边成功转型的标杆人物入手,观摩和复盘她的动作,找到了6个杠杆动作:

每天打卡反思日志;每课深度复盘笔记;每周定期公号输出;每天社群答疑互动;季度产品迭代开发;聚焦细分领域打透。

其次,我们要提炼杠杆行动,培养习惯。

我提炼了一下,这六个动作围绕三个方面:

主题输入和输出,精细化复盘,找高手反馈。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决定了行动的有效性和价值积累。

最后,聚焦重复,有效价值积累。

围绕我今年的专注点:人才发展和团队赋能培训,我就把自己今年的flag改成了:

每天主题读书输入45分钟,聚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个人成长。

每周主题写作输出一篇,聚焦职业发展和团队建设。每周一对一职业生涯教练两次,积累一线个体案例,每月主题培训分享两次,聚焦人才发展和团队赋能。每天复盘30分钟,从自我、良师、学习伙伴多个角度寻求反馈,优化行动。

_

简单、明确、重复做。这就比一个笼统的成为优秀培训师的目标更有召唤力和落地性。

这也符合组织行为学研究最新发现:

使个体改变的第一要素,不是情境有多复杂,也不是持续的时间,而是强度。如何定义这个强度?

我们用四个方面来概括:明确性、一致性、约束性、严重性。

过多的信息消耗我们的精力,更有效的改变路径不是做很多事,而是做正确的事。

不需要很多,找到你的杠杆动作,做长期的价值积累,和时间做朋友!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

还可以点击公号菜单栏进行职业测评,获得完整的发展建议和详细的分析报告!

我是Lily,在个人发展学会,我们一起成长,不断精进!

作者介绍

Lily

个人发展学会特聘咨询师

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

4D卓越领导力认证讲师

十余年500强外企人力资源管理和猎头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招聘、人才发展、行业洞察经验。累积200+小时收费咨询个案经验,亦服务于企业的的团队领导力发展项目。

咨询风格:亲和、洞察、激发、落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