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丨因果不空
妻生子,母生弟一一双喜临门。五六十年代,农村时有这样的事重演着。我们今天讲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九八五年春天的早晨。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沐浴着汝河两岸的田野,三月的风温和的吹,春的萌动,空气中氤氲着多少生命的诞生,百鸟啼唱,蛙鼓阵阵,桃红柳绿阳光灿烂。
张家双喜临门。张家的门楣悬灯挂彩〈添丁发财〉,鞭炮噼哩啪啦,声声嘹亮,张家近两年,大女招婿,二女出闺,喜事不断。俗话说:“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张梁生匍匐叩拜祖宗牌位。“诚恐告知历代前辈,承蒙祖上恩泽,不负所望,子祠香脉延续!"
张粱生吩咐贤婿,通知所有亲朋,改日搭台唱戏,告知乡里,扬眉吐气。张梁生从六十代初结婚那日起,二十几年辛辛苦苦,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白天劳动,夜晚房事不断,勤奋耕耘,为延续张家血脉任劳任怨,有些悲壮,为神圣伟大的使命,繁衍着下一代。

大妮、二妮、三妮、四截、五断、六绝、七妮、八姐、不要,听一听起名称谓,就能理解张梁生求子心切,这第十个孩子应当是观音送子,他是一位虔诚的佛家子弟。妻子李莺两次结扎,为了生子,他从不灰心,他毅然辞去做了二十年村长一职。什么狗屁计划生育,张梁生思想落后,“十个似花女,不如一个跛脚郎",“有子不服穷,无子富不长”,“老子就要生个儿子,老子要传宗接代”。
他买通医生,做过两次假结扎手术,开完口子,再缝上,只是走一走过程,掩人耳目,医生是他同学的三表哥,为此事丢了工作,失业后在村里开了个小诊所,近些年做大了,承包了镇医院,倒是因祸得福,发了财,令世人感叹,人间有多少事阴差阳错,错的错对了,对的对错了。
张粱生五代单传,张母生张时,咬下张梁生无名指嚼碎食之,听一位“施婆”(农村算命看风水的)的话,“破解“白虎食子之灾。有些乡俗,神乎其神,“信神神灵在,不信神不怪",信者自信,不信者自不信,离张庄三里之遥有一座“七魂庙”,人死后,找不到魂魄,去那里焚香祭祀,准能找到,至于,真的假的,不得而知。红尘之事,真的假的,真真假假,说不清道不明,也不必理会真真假假。

喜鹊踏枝,张梁生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特别的高兴。一声爹,三声娘,八代祖宗供高堂。张粱生三岁丧父,母亲去年仙逝,死不暝目,一生守寡,度日如年,若能看到张家香火延续,该有多高兴,也许她已经知道了,阴界能知阳间的事,阳间怎可能知道阴间的事呢?
去年,张梁生招婿上门,四方寻“仙"防“道”(风水师)推算阴阳八字,有高人点他祈求观音,他烧香叩拜信奉佛意禅语。如今想来更加虔诚默守。想张家双喜临门,两代生命延续,也应了风水轮流转,“金童玉女"往生,同一时辰不差片刻,妻子李莺二十年连续不断生育,早已习以为常,生门畅通,共同助女儿生产,刹那之间,相当娴熟,九十年代之前,农村妇女生孩子没那么娇贵,与六畜无什么区别,“磨道的毛驴,地沟的牛犊”,修养三五日,照常劳作。

张梁生知道,这一对儿女,虽有辈份之差,同一时辰从生命之门投胎张家降临人间,附合轮回道理,不似那些不经生门破腹而出的婴儿,定当有所作为,有来头。想因果不空,多年前下放村里的县委书记一一平均,中学校长一一合理,他曾多次救过他〈她)们夫妻的性命,曾经的老书记生命垂危之际还食用过妻子的奶水,两家人感情甚笃,一次闲聊戏语,如有来生,愿做张家子孙报答。前几日老书记去世,妻子老校长送走老书记也一命归天,今晨一双小生命诞生,难道冥冥之中真的往生张家信守诺言?
左思右想愕然!那些难忘的岁月,早已永铭在老百姓的怨言口语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张口就来:“合理他娘的”,"平均她妈的”,自从书记,校长回城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分田地到户,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些口头语渐渐消失,听不见了。也许乡邻早已忘记了那个年代,忘记了老书记老校长,张梁生不能忘。
张梁生紧急召开家庭会议,全票通过,儿子起名合理,外孙女起名平均。就算忆苦思甜吧,他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过去。(图片来源网络)

作 者 简 介
鸿雁,原名史永明,喜欢读书、写作,喜欢古典诗词,早年曾在《北京文学》举办创作班学习,后搁置多年、近年来,又重温旧梦,有诗词、教文随笔在《原乡书院》、《唐诗宋词元曲》等国内平台发表,现居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