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我的中师时代

(0)

相关推荐

  • 『一代中师生的回忆』井陉师范18班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

    (井师18班同学:贾建伟.杨彦林.王细堂.高占义.王建芳.赵鹏飞.冯润花在冶河畔边) 九莲洞前冶河畔,撑诗篙,划小船,三年同窗成兄妹,草色青,雨蒙蒙...... 一代中师生的回忆: 文:飞翔的夏天 中 ...

  • 散文||我的中师生活

    我的中师生活 时光斑驳了岁月,流年沧桑了回忆.弹指一挥间,我已从武威师范学校毕业44年了.那些校园里的人和事,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深藏着.如陈年老酒,虽酒坛上蒙上了灰尘,坛子里却有捂不住的醉人的醇香,袅袅 ...

  • 致中师同学:闲暇之余,拉拉家常,不忘师范三年,同学一场

    原题:我的中师同学们 作者:漯河艺术师范学校九八级 史飞 <中师生>公众号发了我一篇回忆中师生活的文章,我午后转发至早已沉寂不知几天几月的中师班级群里,霎时间拨动了大家的怀旧心弦,群内顿时 ...

  • 【教育案例】李爱红‖用虚荣的经历说话

    作者简介:李爱红,女,河北省迁安市人,一级教师.曾经获得"唐山市优秀班主任"."迁安市优秀班主任"."迁安市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曾多次指 ...

  • 【中师生的青葱岁月-专栏】难忘我的师范生活 / 文:馨 怡

    [编者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 ...

  • 帅学习 || 碧落路54号:我的母校高安师范学校

    碧落路54号 江西奉新 帅学习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东西会被永远铭记:譬如母校. 两扇并不显眼的大铁门,不高深的庭院内,几栋古朴的木楼,加上几排三层的教学楼,最高的建筑要算那个标准运动场旁边的艺术楼,好 ...

  • 时光邮寄----师生传递

    时光邮寄-前言 亲爱的一中老师们,校友们: 展信佳! <飞屋环游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有时候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时古木落华,光无相西望. 邮由来已闻,寄来人寻期. 三 ...

  • 王春霞:永不凋落的记忆 -我在唐师那三年​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永不凋落的记忆 -我在唐师那三年 作者 |  王春霞 原创 | 乡土 ...

  • 惠师记忆(续)

    2018年教师节前,我的一篇拙作<惠师记忆>有幸在<滨州文学>平台发布.<惠师记忆>记录的不过是本人在惠师求学期间的点点滴滴.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竟会在惠师群体 ...

  • 287名学生加入恩高文学社,赵海亚当选首任社长

    恩施高中文学社成立 2019年6月24日18:20,恩施高中文学社召开第一次全体社员大会,会议由政教处负责社团建设的吴代军老师主持. 恩高文学社系恩施高中政教处主管的新校区首个学生社团组织,经过学生自 ...

  • 玉米姐姐 || 1984年,我三个志愿都填报了“宁乡师范”

    ☀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学讨论 小时候,我的妈妈身体不好,在生产队出工时,妇女劳动力强的能记"十分工"一天,一般的劳动力是"八分工"一天,而我的妈妈 ...

  • 回忆我的母校新惠师范学校 / 作者: 高郁林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教育教学|留守儿童问题 八五届师范生 1 又一个塞北的秋天来临了. 金色的田野间,蓝盈盈的鸽子花儿开得正艳,活跃了整整一 ...

  • 那些年一起的同学,你好吗?

    特别的时期,很荣幸邀请到一位研究"精准激光与信息光电子学"的研究员为我们班学生做分享.他的这个研究方向,我是读着都费劲,放慢速度读完,好像懂了,其实只是把字全部读对了. 为此,我特 ...

  • 冯娜莉 || 我把青春留在了新乡第一师范

    最美的青春在中师 一直觉得,最美的青春年华,留在了中师的校园里.三年的中师生活,是我人生中最亮丽的岁月.那段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像一枚枚闪烁的珍珠,永远沉淀在了生命的长河中. 1997年9月,扛着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