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民:蝉声悠悠

蝉 声 悠 悠

山东  李学民

  我居所西首,毗邻蜿蜒的倪伦河。盛夏里推窗而望,碧水蓝天,翠色满目。特别是那丝缕蝉声,不绝入耳,悠悠然伴我一个整夏。在这炎热酷暑之季,给了我道不尽的清畅与惬意。
  自古以来,人们对蝉颇有偏爱。旧时古人故去,常用玉雕的蝉做殉葬品。而诗人们更是怜蝉有加,骆宾王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在他的笔下,已然变成了高洁意象的化身。唐代诗人虞世南咏蝉:“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栖梧桐,那是凤凰一样的尊贵。自然,蝉栖息性很强,虽非独桐。最早的咏蝉诗,肇始于文学自觉期的魏晋,曹植有“栖乔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的诗句;而陆云作《寒蝉赋》,亦为佐证之一。及至到了诗人李商隐,则是藉蝉抒胸,纤屈仕途命舛了:“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而我喜蝉爱蝉,缘于馋。小时候在乡下,乡人们把蝉叫“知了”。我的家乡,树多、水多、涘多、蝉多。每年夏季,蝉声幽幽:晨起小合奏,午间大合唱,转至夕时,却变成喁喁独鸣。彼时的我们,每到晚间,特别是新雨过后,蜂拥而出,成群结队到村头河涯林畔去捉幼蝉,擎着手电,打着灯笼,举着火把,从蝉爬出坑的那一霎,一直到入夜蝉爬树,往往几个小时里捉到一二百只。捉回家的蝉,先用清水浸泡一宿,再敷细盐腌了,三五日后,可蒸、可煮、可烹、可炸,黄澄澄的酥皮,咬下去喷喷香口。蝉,是我们穷乡僻壤农家孩子解馋的一道上佳的好口菜,故而我们眼巴巴地期盼于夏季的到来。
  不仅如此,蜕变了的蝉壳,可以入药,我们捉来,积攒多了,就到镇子上的收购站去卖钱,也可以换回等值的物什。尽管那时人们每天都能捉到很多的蝉回家,但蝉仍然很多,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整个夏季里,蝉声轰鸣,不仅村外林子满地都是,就是农家小院内的稀疏枝上,也往往有三五只蝉鸣。但记忆里有那么一段时期,退林还耕,大搞填河造田运动,生态遭到极大破坏,蝉也明显减少了很多。好在这种情形并未持续太久,继而恢复了原貌,特别是近30年来,我的家乡大搞植树造林,经济林、用材林崛起,大地迅速实现了林网化,“千亩揽翠绿,万里闻蝉鸣”的诗情画意般生活日子,又重回人间。
  其实,蝉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是极短暂,极具顽强生命力的一个过程,它从孕育到出土,在地下经过17年的漫长岁月,17年间美国总统更迭了三届,不可不谓之不长;而蝉蜕变后的生命,却仅仅只有一夏,这又是何其的短暂!对于生命,人怀好恶,庄子视蝉即无好感,《庄子·逍遥游》即把蝉列入鲲的对立物。庄子身为道家一派代表,却忽略了大千宇宙缔造之本源——乃“众生平等”。
  而我一介布衣,却极喜爱那悠悠蝉声。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学民,男,作品散见于《大众日报》、《侨报》、《山东文学》、《安徽文学》、《语言文字报》、《生活日报》、《广州日报》、《百姓故事》、《当代散文》、《德州晚报》、《鲁北文学》等报纸杂志。《大嫂》获2007年中国“年度散文优秀奖”,由《读者》2008年6期转载(乡土人文版),并选入《山东散文选》(1978--2008);散文《蝴蝶泉》编录2008年“首届世界华人游记征文大赛精选集”《走遍天下》;《去年元宵今朝别》入选由华东师范出版社出版的《最受中学生喜爱的100篇散文》一书;散文《风中的父亲》2015年被江苏省编入《初中生世界》;散文《棉花纺车》收录《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卷》,获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散文最佳奖”。小说《死亡婚姻》被编入“中国第一部抗震救灾题材微型小说集”《大爱*真情》。著有散文集《留个人给自己仰望》。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2020)

(0)

相关推荐

  • 蝉鸣作文600字

    夏日炎炎,蝉鸣声不绝于耳.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还开的时候,零零落落的蝉鸣声就传入耳内.近月来,喋喋不休的蝉鸣就从未停息,使我感到烦躁.近来蝉声一起,我就郁闷不已,躲进小房间避鸣.直到蝉声退去,我才重新 ...

  • 散文||再见了,我的2018

    再见了,我的2018 邢  军||陕西 2018年像个淘气的孩子,总觉得他还未曾长大,却已经像翅膀硬了的鸟儿出巢一般,一眨眼功夫便从我的视野消失了.回首走过的这一年,有风清月明.天高云淡的静美,也有凄 ...

  • 【三江文学】《生命,最值得感激》 文/晨驰 诵/感谢生活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516期 陪伴您每一天 <生命,最值得感激> ◆ ◆ 文/晨驰  诵/感谢生活  编墨兰雪 静静地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常一点点体悟生命,一遍遍发自内心地呼喊:人啊,其实最 ...

  • 【三江文学】学会感恩(原创首发) 文/上官婉婷 诵/感谢生活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402期 陪伴您每一天  学会感恩(原创首发) 文/上官婉婷  诵/感谢生活  编/墨兰雪 怀一颗 感恩的心 捧起 岁月的素笺 写满 生命的成长 一路走来 父母的爱最温暖 从咿呀学 ...

  • 在古树下回归灵魂

    立在我的窗前,举起风雨阴晴,是因为你明亮的眸子早已把我看透,你理解阳光.空气和水的恩惠,以参天的姿态包容我. 我试着把你心置于我心,整个人反而得到意想不到的安静,精神也愉悦起来,灵魂恣意行走在你枝叶以 ...

  • 散文:太行随笔

    蓝字 新世纪写作课堂李学光老师散文作品 太 行 随 笔  作者:李学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随意采撷几句吟秋诗,使 ...

  • 咏牛(六首)

     一                    从古至今无言发,漠北江南有身影. 草色嬗变琼浆液,泥幽翻作黑浪拧. 农耕千秋不舍此,稻菽万顷因化粳. 兢兢勤业功难没,埋头初始非为名. 二 风尘牧野五千年, ...

  • 姜利晓/醉春(外一章)(散文)

    立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醉春 (外一章) 姜利晓 三月的春风,轻轻一吹,就吹开了你久闭的心扉.春雪的恋恋不舍,只会化成离别的泪水,春雨的缠缠绵绵,则会喊醒更多的生命,被春 ...

  • 我的2019/孙阳

    (网络图片:少年奇幻漂流) 我的2019 孙 阳 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某些时间的结点,或者说是下一段生命的起点,做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或大笑或痛哭,庆贺.祈祷.纪念,甚至诅咒.对这段生命的历程,作以自我的回 ...

  • 行走的精神——谢云散文简论

    新 年 行走的精神 --谢云散文简论 绵阳师范学院教授  冯源 法国当代文学理论家莫里斯·布朗肖在其著述<文学空间>中认为:"作家像是自己的笔杆的主人,他能变得有能力牢牢地控制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