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典籍-小儿痘疹方论
相关推荐
-
柽柳,麻疹
柽柳资料卡片 柽柳(Tamarix chinensis)来自于柽柳科,柽柳属.别名西河柳,山川柳,Tamais河,位于比利牛斯山边:chinensis:中国的. 野生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 ...
-
《证治准绳·幼科》失音(参形气条看)
海藏云∶痘疹初出后,声音洪亮,形病而气不病也.痘疹未发,声音不出,形不病而气病也.疮疹既发,声音不出,形气俱病也.气病宜补肺散加黄 .形气俱病宜用八风汤或凉膈散去硝黄主之.小儿禀赋素弱者,宜预服十奇散 ...
-
『中医古籍』小儿痘疹方论
作者:陈文中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序 序 论痘疹受病之由 论痘疹受病之由 论痘疹治法 论痘疹治法 类集痘疹已效名方 类集痘疹已效名方 附方 附方 附: 附:
-
中医古籍鉴赏,小儿痘疹方
中医古籍鉴赏,小儿痘疹方
-
传统中医典籍《卫生简易方》内的治伤暑方法
治暑毒 用新胡麻一升,炒黑,摊冷,碾为末.新汲水调三钱匕:或丸如弹子大,新水化下.凡着热,不得以冷物逼,得冷即死. 治人中热,失心燥闷 用楝实煎汤浴洗良. 治夏日 死 用水蓼浓煮汁三升灌之. 治中暑身 ...
-
《证治准绳·类方》痘疹余毒
羚羊角散 治小儿斑疹后余毒不解,上攻眼目,生翳羞明,眵泪俱多,红赤肿闭. 羚羊角(镑) 黄芩 黄 草决明 车前子 升麻 防风 大黄 芒硝(各等分) 作一服,水一盏,煎半盏,去滓,稍热服. 上方以羚羊角 ...
-
传统典籍-集验背疽方
作者简介 李迅,南宋时中医外科学家.字嗣立,泉州人.以儒传家,官至大理评事.精于外科,尤擅治背疽.平素广集医方,亲自试用.有求医者随证赠方.庆元二年(1196),编成<集验背疽方>,明辨证 ...
-
传统典籍-全生指迷方
作者简介 王贶,字子亨,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宋代医学家.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名医宋道方婿,并从宋学.曾用针刺治愈一失惊吐舌不能复入之奇疾,名动京师.后更加意于方书.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 ...
-
黄煌:温胆汤,传统的精神心理疾病用方,适用于焦虑、抑郁!
简介:黄煌,1954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政协常委委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 古代的壮胆方,传统的清热化 ...
-
杏林早报 | 这味中药升阳清热,春夏之交痘疹频发、颈背疼痛,用它正合适
澄清韵 马常胜 - 空山行吟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01 敲黑板划重点 葛根,甘辛性凉,轻扬升散,能够发表散邪,解肌退热.此外,还能生津止渴.透疹,亦能升阳止泄.葛根的临床用量一般为10g~ ...
-
小儿癫痫基本方二
基本方二 羚羊角粉1.5克,雄黄1-5克,琥珀3克,全蝎3克,僵蚕3克,薄荷3克,钩藤6克,朱砂6克,蝉蜕6克,蜈蚣1条,牛黄0.06克,天竺黄5克,天麻5克,甘草5克,金箔3张,珍珠0.3克,麝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