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月二十七,记得宰鸡赶集洗一洗
除夕倒计时: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上古时代祖先们的岁首祈年祭祀活动,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民间习俗,如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逛庙会、除旧布新、祭祀祖先等等。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农历新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你有没有闻到渐浓的年味呢?再等3天,就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了。大家要记得杀只鸡、赶赶集、洗一洗额!
1.宰鸡

民间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的说法。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七这天家家户户要杀年鸡啦。这是因为“鸡”同“吉”谐音,寓意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年鸡不可随意杀,必须是公鸡。公鸡外观漂亮,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的,显得气派! 宰什么鸡有讲究,怎么吃更有说头。杀好的鸡,不能在当天吃了,要到除夕才能吃。吃的时候要整只鸡摆放在桌子中间,不能切块,意为“大吉大利”;也不能一次性吃完,只是象征性的吃上几口,要一直留着。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圆满满。
2.赶集

腊月二十七,除宰杀年鸡外还要赶集采购。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各种年货,吃的、用的、玩的、穿的、戴的等等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在这一天既要赶集把年货采买齐全,又要把年菜准备妥当,因此民间有“二十七赶大集”的说法。
这天全国各地集市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超市、商店人头攒动,十分红火热闹。
3、洗浴

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洗去一年的晦气,这样来年的“福禄”就会更多。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十二月,沐浴岁暮斋沐,多于二十七、八日,谚云:‘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意思是说:人们多在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这两天洗澡沐浴,让自己干干净净的,这样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的疾病,祈求来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无病无疾!清代赵怀玉《洗啾唧词》云:“岁即阑,洗啾唧。今夕何期?腊月二十七,年年但祝身康强,蠲疴涤秽容相养。”

山西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这天洗洗脚。人们认为脚是身上最肮脏的地方,洗洗脚可以洗去一年的霉运,让来年大吉大利。民间有“腊月二十七,婆姨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
4、剃头

民间传说,正月里不能剃头,剃头会死舅舅。所谓正月剃头死舅舅之说源于清代。满族入关以后,强迫汉人剃头留辫子,如果违抗就格杀勿论,并声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因此每当剃头时就会勾起汉人对明朝的“思旧”之情,久而久之,“思旧”讹传成“死舅”,这才有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因此一般都在腊月二十七之前剃头理发,俗谚称:“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
5、磨刀

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为春节忙活,剁肉、剁菜十分频繁,刀会变得越来越不锋利。于是人们在这天磨磨刀,一是使用起来更方便,二是春节期间是不能磨刀的。磨刀是危险活,不小心划伤了手,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