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远去的记忆(68)驻点厦铺新华刘家村
相关推荐
-
南洋十二年(十三)
18.当会计 被选为生产队会计."内当家"这个"家"不好当,而且是个穷家.当初就是取个钱还要到公社信用社,来回二十里地. "一打三反&quo ...
-
南洋十二年(十)
14.转折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农村各地掀起了刷新标语的热潮.队干部觉得夲队政治气氛还不够浓,决定将队房仓库墙面充分利用起来,南面墙(正墙)可以在门窗之间刷上大标语,还要求在 ...
-
回忆在罗山插队那几年!(7)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 20 1970年插秧前夕,我们到高店公社礼堂首次演出亮相.由于准备充分, ...
-
九重山上的孤坟
·故人旧事2020· 九重山上的孤坟 作者:卓女 那座山很高,峰顶直插云端,名曰"九重山".九重山的南面矗立着一座孤坟,坟前立着一块无字碑,坟头上荒草萋萋,唯有迎风摇曳的山花野草簇 ...
-
徐宜业丨顺兴叔
顺兴叔 作者:徐宜业 顺兴叔在金圩是个名人,提到他的名字,大人孩子都知道.不知不觉,他已去世十多年了. 顺兴叔是我大爷爷的儿子,顺兴叔的爷爷与我父亲的爷爷是亲弟兄.顺兴叔与我父亲算是至亲.听父亲说,很 ...
-
钱老二的那几年
钱老二的那几年 作者 ▏ 尘埃 1 瓜娃子才想当知青,但在那个年代,大多数青年人是别无选择的.1970年,还在上初二的钱老二,不想毕业后去当知青.他给父母说,他想当兵,都要想疯了! 要他们找熟人,弄个 ...
-
知青岁月:当年返城陕北女子送他两双鞋垫,五十年后再相见好心酸
一同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十一名北京知青中,数李吉刚的年龄最大,他上小学时,因为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三年级升四年级他的考试成绩倒数第二,学校让他留级一年.小升初时李吉刚又考了全学年倒数第三,学校又让他留级一年 ...
-
鸿门宴专家亲历鸿门宴
鸿门宴专家亲历鸿门宴 菜九段 鸿门宴是灭秦后刘邦到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项羽驻地参加的一次宴会,因为过程因为过程充满加害因素,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 ...
-
胡永伟 |"老公社"里的那些往事
老家附近就是"老公社", 乡亲们都知道, 这里曾是黄墩公社办过公的地方, 后来便习惯称之为"老公社". "老公社"座落在西边路上,面积不大, ...
-
南洋十二年(四)
5.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公社,大队,生产队想得周到! 当我们七位知青到达新乡三队场头的时候,老队长李祝明在场头等待多时.他老人家热情地同大家一一握手,表示欢迎知青来三队插队,场上劳作的社员放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