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秘主义:用"道"去看待万物,天地万物都一样
相关推荐
-
庄子:为何人类总是唯我独尊?因为我们在错误地观察世界
庄子喜欢讲寓言故事,喜欢藏在故事的背后,不动声色地讲哲学.这一回大概是庄子觉得,齐物论的内容太重要了,干脆就自己直接披挂上阵,也不再躲躲藏藏讲什么寓言了,上来就是直接论证,因此这一段难度很大,读来会让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春秋战国文学之八:《老子》和《庄子》
中国春秋战国文学之八:<老子>和<庄子> <老子>.<庄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是<老子>,托名春秋时 ...
-
庄子为什么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书很不好读,反复读过几篇,都难以把握住它的思想内涵.比如,<齐物论>里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如如何与我"为一"?着实难以捉摸 ...
-
8、“道”永恒的变化是天地万物万事的根——走进《老子》
8."道"永恒的变化是天地万物万事的根--走进<老子> 接着上一章老子提出:圣人应该适中的顺应天地变化之道.老子在第六章深有感触的喊出:"谷神 ...
-
41、“道”的初始状态“一”是天地万物各自变化的根本——走进《老子》
41."道"的初始状态"一"是天地万物各自变化的根本--走进<老子> 老子在"德"篇一开始,运用人性本善的"人道&qu ...
-
【纪要】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八) | 王中江:“相与之道":“自我"与"他者"的孔门语境和多重叙...
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八) --王中江:"相与之道":"自我"与"他者"的孔门语境和多重叙事 2021年4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哲学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19主办了"冯友 ...
-
去北京观赏昆曲"墙头马上"
扬州网讯(记者丁鹤林)因为疫情,记者己经两年未能去北京看戏.票戏.采访了.3月31日,华夏全民星戏曲组评委.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袁国良发来信息:北方昆曲剧院将于4月1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经典 ...
-
南北朝时被人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一首小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道尽哲理: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判断他人的快乐
中国传统诗歌,自先秦的<诗经>开始,便一直在文人士大夫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后世熟知唐诗宋词,但汉魏南北朝数百年间,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璀璨的唐诗,其风格.内容.章法等,多是建 ...
-
为什么要用项目的角度去看待经营管理|华为项目管理之道
市面上有一本新出的与华为相关的书籍--<华为项目管理之道>,是华为的首席项目管理专家孙虎的书籍,孙虎是华为公司服务Fellow,主导华为交付项目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的负责人.孙虎在书中有一个基 ...
-
道法自然,"缠丝劲"因合于自然而合于道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特色,它应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二是体内的意气运行方式. 我们先来谈谈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在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图说>里,有"太极缠丝精论"曰:"太 ...
-
病都是"堵"出来的,请牢记这几招“疏通法”,通经络,去百病!
"万病之源源于血,百病之由由于气.经络通百病消,血液清颜如玉 " 可见经络疏通是相当重要的.中医上讲:气不足则血不畅,血不畅则水不流,水不流则毒不排.一旦 身体被"堵&q ...
-
【中国历史上十大"圣人"】点赞收藏吧!
【中国历史上十大"圣人"】点赞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