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答顾东桥书》辨“即物穷理”之非

(0)

相关推荐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五:朱熹

    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五:朱熹 朱熹(公元1103年-1200 年),是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因其长期在福建讲学,其学派被称为" 闽学". ...

  • 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

    格物致知来源于<大学>,是儒家研究事物道理的理论,格物致知在儒家思想史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版本,而最被大家所熟悉的当属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观点. 朱熹是宋代理学代表,什么是& ...

  • []《卷中•答顾东桥书》拔本塞源之论(2)

    各位朋友大家好.咱们今天接着<拔本塞源论>.上一次我们主要讲了<拔本塞源论>的前半部分,王阳明说在尧舜三代之世,人无异学,人无异教,人人各尽其力,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位, ...

  • []《卷中•答顾东桥书》拔本塞源之论(1)

    各位朋友大家好.咱们今天呢一起来读<传习录·中卷>,<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呢在阳明学的传播过程当中是很重要的一段文字.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的前边部 ...

  • []《卷中•答顾东桥书》真知即所以为行

    各位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转入<传习录·中卷>,<中卷>主要是由论学书信所构成,我们不可能把这些书信都从头到尾讲一遍,这个要请大家特别谅解,我们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来和各 ...

  • 答顾东桥书(32.13

    发布时间:2021-04-17 拔本塞源 原文 [32.13]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 ...

  •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 原文:     ①来书①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工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 ...

  • 细品|《传习录》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

    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拨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请.来教云:"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道诚未易 ...

  • 细品|《传习录》卷中·答周道通书 与 卷中·答陆原静书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

  • []《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格致诚正统一于心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中卷><答罗整庵少宰书>当中的一段.这个罗整庵呢就是罗钦顺,罗钦顺也是江西泰和人.为什么称他为少宰呢?因为罗钦顺官吏部侍郎,所以就称之为少宰.王 ...

  • []《卷中·答陆原静书》良知即未发之中,寂然不动而应感无穷

    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中卷>,<答陆原静书>第二书的一段话.陆原静写信给王阳明,在这封信里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那王阳明做了详细回答.陆原静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未发已发问题.动静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