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还读书的人,有多可怕?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没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了人的当。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生完孩子之后,她一直体重超标,三十几岁的年纪已经有了“三高”症状。
减肥试了很多方法,不吃主食、不吃甜食、不吃晚饭,结果体重下去了,免疫力也下去了,造成皮肤过敏。
加了一个卖减肥药的微商,人家推荐给她各种减肥产品,今天左旋肉碱,明天是裸藻,结果只是拉肚子,体重没有降,气色还不好。
一次陪孩子去书店买书,她走到一排书架前拿起一本讲人体代谢的书,一下就看了进去。
吃蔬菜吃到饱、早餐一杯果蔬汁、不吃油脂……这些人家告诉她的手段原来非但不能减重,还会降低代谢!
把书买回家后,她越看越入迷,身体代谢的原理,糖类、蛋白质、油脂,在代谢中发挥的作用,懂得了这些,她发现自己迷信的那些产品只是商家造的概念,背后的原理根本经不起推敲。

此后,她停了所有减肥产品,按照书里给的原则安排自己的饮食,不熬夜,体重虽然没有暴跌,但是在慢慢变瘦,气色也越来越好。
这让她相信,要想不被广告和不良商家迷惑,自己就要多看书、多学科学知识。

有句话说,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
《我的前半生》中就有个细节,罗子君的孩子平儿问陈俊生:“爸爸,角膜是什么呀?
一旁的罗子君顺嘴就说:“脚膜,就是脚上贴的膜啊。”又说老公没去过美容院,不知道脸上贴的叫面膜,脚上贴的叫脚膜。
这样一个脑袋里只有美容、奢侈品的妈妈,只会让孩子笑她无知,不会有任何威信可言。

一个读书的家长有多可怕?
主持人汪涵的阅读量庞大到不可思议,从中华历史到西方哲学,从四书五经到从佛学、诗集,无不涉猎。
沈梦辰在一档节目里提到去汪涵家做客,吃饭的时候,汪涵的儿子小沐沐吃到一半想去玩,汪涵耐心地问:“你忘记墙上写的是什么了吗?”
沐沐说:“碗净福至”。
接着就乖乖地把饭吃完了。
汪涵还在长沙的闹市区开了一家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培荣书屋。“培荣”取自汪涵父亲的名字,是送给父亲的礼物,也是为自己保留的“后书院”。
书屋不大,里面的4000多册的藏书都是汪涵的私藏,为了保证一个安静、纯粹的阅读环境,这里没有咖啡馆,不允许有读书以外的其他娱乐活动。
爱读书的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也能把爱读书的家风传递下去。

奥美曾有一段经典的世界阅读日的广告,叫“我害怕阅读的人”。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仿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习惯俯视一切。那自信从容,是这世上最好看的一张脸。”
读书让我们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人格,不会轻易被外界的眼光所打败。
我曾赋闲在家半年多,没有工作,每天窝在家里看书。
妈妈总是长吁短叹,劝我回老家考公务员:“一个女孩在外面漂,有什么好的?你那些留在老家的同学,不是工作稳定,就是嫁得好。”
我不能解释什么,只是默默不语。
我不认为女人就应该找个稳定的工作,或者随便找个男人结婚。人只有一辈子,每个人都有权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别人的眼光所压迫。
但我也理解我妈,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眼界不同,我无法说服她接受我的观点,我只要尽量坚持自我,又不用他们操心,时间长了,他们也会理解我。
后来我休息够了,回去继续上班,一个人过得逍遥自在。
几年后一次回老家,我妈忽然不再提回老家结婚的话题了,感慨地说:“现在的婚姻不像以前了,你同学好几个都离婚了,结不结婚,你自己高兴就行。”
“我害怕阅读的人”里还有一段说: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
在一期“跑男”里,几个嘉宾做游戏,节目组给出一个关键词,嘉宾去猜电影或者歌曲,范围涵盖古今中外。
这是一个考验知识面的题,嘉宾中年纪最小的郭麒麟却脱颖而出,答对了最多的题,成为“智商担当”。
其实,郭麒麟只上到初中就退学了,郭德纲虽然让他退学,但是也对他说:可以没文凭,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不可以不读书。
郭麒麟退学后,既是父亲、又是师傅的郭德纲给他留的功课,不是学唱戏、背贯口,而是读完《二十四史》和《清史稿》。

当你读的书足够多,你的人生选项也就多了。
颜宁这个名字,许多人都很熟悉。清华大学毕业的她,被评选为新一代“中国科学之星”,是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如今43岁依旧单身的她,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因为读书,她的人生有广阔的道路可走,留在清华也好、去美国也好,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她都不必受制于人,只要追随自己的心就好。

颜宁
在《权力的游戏》中,小恶魔提利昂是个侏儒,在那个凭武力取胜的时代,他一点优势都没有,但他总是书不离手。
别人问他:“你读那么多书干嘛?
小恶魔说:“我哥有宝剑,我有我的脑袋瓜,好脑筋需要书本,就如同宝剑需要磨刀石,这就是我不停看书的原因。”
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话;
今天多读一本书,明天就离焦虑和无知远一点;
今天多读一本书,明天离更好的自己就近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