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  平脉法第一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卷一·平脉法》原文/译文/评析(7)

    [原文]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①. [注释] ①厥逆:四肢厥冷不温. [译文] 少阴脉弱而且涩,弱则心中微烦,涩则手足逆冷. [评析] 本条讲少阴阴血虚,致微烦厥逆. 少阴属肾,是阴阳气血 ...

  • 《难经》学习笔记21

      十四难(第一段,什么是损脉.至脉) [原文]    曰:脉有损.至,何谓也? 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   何谓损? 一呼一至曰离经,再 ...

  • 《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第一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 ...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第一第二

    平脉法第一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 ...

  • 平脉法第一.伤寒杂病论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 ...

  • 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第一

    [问曰] 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 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 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气独胜者,则脉强: 血独盛者,则脉滑: 气偏衰者,则脉微: 血偏衰 ...

  • 【中医】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平脉法原文阅读】

    今日文章 伤寒杂病论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 <伤寒杂病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 ...

  • 平脉法第一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 ...

  •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第一章概论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第一章概论

  • 《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第二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 [师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 ...

  • 伤寒杂病论义疏例言

    ​伤寒杂病论义疏 <伤寒杂病论义疏>,伤寒著作.十六卷.刘世祯述义,刘瑞瀜疏证.刊于1924年.据刘世祯氏自称,因母丧,于江西某山谷中遇"张老",张老授以古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