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发动征东吴之战其实是有其考虑的
相关推荐
-
三国众多的谋士中,为何鲁肃最容易被世人低估?
三国时期谋士是一个很重要的团体,他们一般都是跟随在主公左右,为主公出谋划策,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郭嘉,法正.而像诸葛亮,荀彧等人从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属于模式的范畴了,荀彧从始至终都没有随曹操出征过,而诸 ...
-
孙权袭取荆州,真是鼠目寸光?辛弃疾为何对他赞赏有加?
文武全才,国士无双的辛弃疾,对孙权评价如此之高:[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征战不休,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
孙权志在天下,只因缺乏战略眼光,错失夺取天下的机会
孙权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事情就是借荆州,赤壁之战后,周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付出自己身受箭伤,及数万将士浴血奋战才击退曹仁,夺取江陵和南郡.而刘备却趁曹仁周瑜交战期间夺取了南四郡.这样荆襄九郡,曹操占有襄 ...
-
孙刘之间的荆州问题怎么来的,荆州是不是孙权借给刘备的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 公众号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3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钟 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们今天还有一句 ...
-
《隆中对》的最后一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国史浩瀚,公子拾遗" 本期概览 东汉末年,自董卓进京后,天下就大乱,群雄割据.时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氏三代割据江东,皇叔刘备虽有匡扶汉室之志,但无奈实力不济,幸得名士司马徽的 ...
-
刘备该不该攻吴?不要纸上谈兵,孙权已将刘备“逼上梁山”
公元221年7月,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最终东吴守住了荆州,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彻底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一般认为,孙权袭杀关羽,强占了荆州,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怒而兴兵,犯下兵家大忌.从这个角度 ...
-
鲁肃极力维护“孙刘联盟”,为何刘备一失败,孙吴就会遭遇灭亡?
孙刘联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鲁肃提出孙刘联盟的首选是刘表,刘备只是刘表手下的客将,根本没有联盟的资格.刘表死后,联盟主角当然是刘表的继承人刘琮,可是刘琮面对南下的曹操,没有任何反抗就直接投降了,而刘 ...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他怎么想的?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原本,关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俘获于禁,斩杀庞德,这导致曹操都差一点要迁都,以此来避其锋芒了.但是,让关羽没有想到的是,孙权派遣吕蒙偷袭了荆州,而后方的 ...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何不劝阻?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称帝后一日在朝堂上下诏曰:"朕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如今二弟关羽被孙权所害,我必要给关羽报仇雪恨."说罢,赵云站出来劝阻,刘备不听,继续 ...
-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获胜,东吴会灭亡吗?
大图模式刘备出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互相征伐,导致常年战争不断.然而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中大小战役虽多,但真正影响三国历史走向的,当属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和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和刘备 ...
-
如果刘备打赢夷陵之战,之后的历史还是三国鼎立吗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而夷陵之战才是真正宣告三国鼎立的标志.刘备输掉夷陵之战,使得蜀汉损失了大量的人才,消耗了巨大的国力,成为最弱的一国,自此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假如刘备打败了东吴,赢得了夷 ...
-
夷陵之战的真相:刘备最“成功”的一战
夷陵之战的真相:刘备最“成功”的一战
-
将星闪耀、高手对决:刘备、曹操汉中之战详析
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历来备受三国迷们关注. 可是,对此战中的许多细节,值得思考. 1.曹操为何一夺取汉中,就立刻迁徙汉中居民? 2.汉中之战前,刘备为何要派张飞.马超发起下辨之战? 3.曹洪.徐晃分 ...
-
征方腊一战梁山军惨胜,六十五个好汉都是怎样死的?
<水浒传>中,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在宋江的率领下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之后奉命征战四方. 战大辽.灭田虎.平王庆,梁山大获全胜,头领不曾折了一个.直到南征方腊,开启了大面积阵亡的惨烈模式,最终一 ...
-
三国之中蜀国最弱,最可能先被魏国灭亡,为何魏国却总是南征东吴
公元208年,曹操起兵号称八十万(实际二十万),亲自南征,准备一举平定江东,与五万孙刘联军会战于赤壁,最终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曹操遭遇一场耻辱惨败,史称"赤壁之战". 公元213年, ...
-
深度解析曹魏发动的洞口之战,探究其中隐藏的危机
小说<三国演义>对于洞口之战的记录非常简略,原文是这样一笔带过"言未毕,忽探马又报:"曹休亦被吕范杀败.""然而司马光笔下的<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