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黑龙江“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劳洲公社

(0)

相关推荐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五)

    被拒收的知青(五) 刘社长,名字炳星,年龄40岁左右,辽宁大学俄语系毕业.1970年底,由八棵树公社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部门,负责对苏联的监听工作.这是我下乡遇到的第一个好人,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基层 ...

  • 高宗义:生产队开会(历尽苦难的母亲20)

    20.生产队开会 (母亲和她的三个女儿) 很清楚记的,1972年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准备访华.大队安排驻队干部井槐到我们生产队召开会议,宣讲上级政策精神,要求把日首相访华的事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 钱老二的那几年

    钱老二的那几年 作者 ▏ 尘埃 1 瓜娃子才想当知青,但在那个年代,大多数青年人是别无选择的.1970年,还在上初二的钱老二,不想毕业后去当知青.他给父母说,他想当兵,都要想疯了! 要他们找熟人,弄个 ...

  • 记忆 ‖ 双龙牛娃沟往事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杨世忠/文 双龙镇境内有两条山溪,来自西边的叫石雾溪,发源于西南的叫牛娃沟.我偏爱牛娃沟,因为我的老家万家村就在沟岸,那里有我儿时的美好回忆. 牛娃沟的流程就像山谷里的视野, ...

  • 刘孝行:第三批社教运动(续一)

    第三批社教运动(续一) 作者:刘孝行 全县第二批社教结束后,从1966年9月起,铺开5个公社.2个场的第三批社教运动,其中铜钹山场是铺开的单位之一.9月初,来自全县各条战线的200多名工作队员,由队长 ...

  • 【悠悠往事】杨盛荣作品|在插柳搞点的那些日子

    在插柳搞点的那些日子 杨盛荣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春意盎然. 七十年代初,我在广大干部下放劳动一年后调关峡公社插柳大队搞点. 正是如火如荼的文革中期,县级领导打的打倒,挂的挂起,靠的靠边站, ...

  • 人间章回:四十五年前,我光荣入党(作者 马其亚)

    还是在牙牙学语时,我就认识五星红旗,会跟大人学唱<东方红>,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优美旋律,对大爷家中堂画上的毛主席.刘主席特别敬仰,对年画<群英会& ...

  • 【灵璧记忆】学大寨

    学大寨 文/同龄人       "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红花遍地开."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 ...

  • 「长篇小说·连载」陈英俊 李克聪|击水(五)

    作家新 干线 击水(五) 第五章 二十三  排演节目 1977年1月,正是寒冬腊月时节,陈泽黎高中毕业了.他留恋高中的生活,留恋培育过自己的老师,也留恋日夜相处的同学们,当然,也包括他喜欢的.人家也喜 ...

  • 【灵璧故事】灵璧那些逝去的地名——游集镇大寨路

    灵璧那些逝去的地名之--  游集镇大寨路  文/游传化 王善伦 游集镇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不会忘记当年有一条见证时代烙印的乡道---大寨路. 大寨路修建于1975年.那时正值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开展如火如 ...

  • 哲夫:麻歪嘴发迹史【小说连载(二)】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哲夫 ...

  • 串场人家(二十四)

    串场人家(二十四)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农村全面推行农业学大寨.怎么个学法?似没有统一的硬行规定.大致上,每生产队为独立核算单位.基层三级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