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学大寨
相关推荐
-
上世纪70年代,山西省浑源县,落实党的政策,推动学大寨运动
山西省浑源县张庄公社党委把落实党的政策,当作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事来抓,进一步落实了党的各项政策,调动了广大社员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发展. 张庄公社有七个生产大队,这里地势平坦, ...
-
新中国六七十年代,广州市郊区抓路线学大寨创高产
新滘大队一九六四年学大寨以来,农业生产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曲折过程.从表面上看,这是个生产措施贯彻得好不好的问题: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却是个抓不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问题.这就充分说明 ...
-
上世纪60年代,一朵盛开在淮北平原的大寨之花
上世纪60年代,在安徽淮北平原,有一个大寨式的先进生产大队--萧县坡里公社郭庄大队. 五年前,郭庄大队还是一个穷地方,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最好的年景,粮食亩产只有一百二十多斤,棉花亩产不超过三十斤. ...
-
1970年代,广东珠海县渔村学大寨,生产大发展
珠海县香洲公社香洲渔业大队,有一百二十八户,六百九十五人,三百三十多个劳动力.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大队党支部狠抓阶级斗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扬"长摆海"的艰苦奋斗精神,促进生产 ...
-
红色革命山村 绿色富足家园 火红年代 峥嵘岁月——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坡子峪村
文/冯爱平 寻一方绿水青山,忆一段峥嵘岁月.沿抗大路西行,穿过绵延不绝的太行山脉,越过蜿蜒起伏的抗大路,踏着先辈们走过的红色之路,怀着赓续红色基因的初心.我们一行人相约,一同到革命老区--邢台信都区浆 ...
-
上世纪60年代,黑龙江“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劳洲公社
坚定地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记黑龙江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劳洲公社(1969年) 黑龙江省肇东县劳洲公社由一个长期落后的单位一跃成为全省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粮食平均亩产超过四百 ...
-
1970年代山西省昔阳县,“难闹”大队,闹成了大寨式的先进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有个南垴大队,过去是全县有名的后进队,所以人们干脆叫它"难闹"大队. 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和广大社员,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认真开展农业学大寨 ...
-
1960年代,湖南桂阳县农业学大寨,与穷山恶水作斗争
湖南桂阳县星堂大队,几年前还是有名的水少地薄的穷山窝.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振奋起星堂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与穷山恶水斗,百折不挠. 短短几 ...
-
魏瑞金: 学大寨、平祖坟---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4003期] 学大寨.平祖坟---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六.七十年代,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每到冬闲时节,家乡就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那真是:男女老少齐动员,高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编筐
学编筐 文/同龄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随着兴修水利和农田林网化,为了护住沟渠河坡和路旁而栽植许多紫穗槐.紫穗槐条子可以用来编各种形状的筐,有圆形的比较浅的抬土筐,有圆形的比较深的粮食囤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打席
乡村记忆--学打席 文/同龄人 我家北院有一位近房叔叔,名叫马凤芝,我喊他"凤芝叔".他会打苇席,我和与我同岁的小四哥一起跟着他学打席.一开始得先学习刷苇子,破蔑子,轧蔑子等准备工 ...
-
当年,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题材年画,战天斗地热火朝天
1972年出版,晋东南区美术创作集体作品. 1974年出版,刘成荣作品,担土造田学大寨. 1974年出版,王桂英,史希光合作绘制,向他们挑战. 1972年出版,山东展览工作室创作. 1975年出版,曹 ...
-
浅谈“灵璧记忆”
农村人说农村事 文/叶紫 浅谈[灵璧记忆] "记忆",顾名思义是过去式,那么"灵璧记忆"肯定要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重点要体现灵璧的历史. 据悉,县政协下发一 ...
-
文坛记忆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臻中
编者按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卷中,江苏文学无疑是其中最为华彩的篇章之一.一代代江苏作家辛勤耕耘,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17年以来,江苏省作家协会着手收集.整理江苏 ...
-
红歌经典《学大寨赶大寨》,唱出了热火朝天的气势,令人敬仰
红歌经典《学大寨赶大寨》,唱出了热火朝天的气势,令人敬仰
-
灵璧记忆中美食:炒花子
炒花子 文/姜德臣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制食品中,最能追思往事的一项是炒花子.炒花子也叫炒苞米花.玉米花或者炒玉蜀黍花.所谓炒玉米花就是将晒干精选后的饱满玉米颗粒与草木灰或细沙土混合放到开口的普 ...
-
1970年江苏吴县农业学大寨,全县人民夺取粮食高产的事迹
吴县位于富饶的苏南平原,是江苏省重要的粮食产区.全县百万人民意气风发学大寨,战天斗地夺高产.一九七一年种植的上百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跃过了千斤,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三百多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五亿多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