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中国文明的起源
相关推荐
-
高举泰山文明的伟大旗帜(2)玉器篇
---兼论多元一体中的主元主源 玉,来源于石. 人类经过了漫长的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以百万年计,打制石器,敲敲打打,石器简单粗糙.新石器时代,仅末次冰期结束的一万多年时间,磨制石器,把石器磨得精光细致 ...
-
考古新发现 实证中原文明核心地位
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伊川徐阳墓地入选,至此,河南入选总数达到49项,居全国首位.再次彰显河南文物大省.考古大省的地位,也证明了中原文 ...
-
5300年前的巩义双槐树遗址:中国最早的“宫殿”,陶罐摆出“北斗九星”,专家称“河洛古国”,早于陶寺、二里头、偃师商城等夏商都城
巩义双槐树遗址(无人机航拍) 巩义,是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 巩义市东北部黄河与伊洛河交汇处的河洛镇,流传着"龙 ...
-
从多元一体视角认识仰韶文化重要性
1921年,仰韶遗址的发掘和仰韶文化的命名,开启了以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科学探索.百年探索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在辽阔的地理背景中展开,经历了各地区多元发展.相互碰撞最终融合为一体的宏 ...
-
良渚古城考古的历程、最新进展和展望
良渚古城遗址是整个良渚文化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超大型中心聚落,一般认为,在良渚文化大部分时间内,良渚古城遗址都是文化的都邑性遗址.通过80余年.4代考古人的努力,良渚文明的轮廓已经得到清 ...
-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考古的重要收获(文明之声)
栾丰实 ( 2021年03月20日 第 05 版) . 走过百年的中国考古,以自己的方式命名了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很多原本极其普通的小地名因为与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相关而著名起来,比如大汶口. 大汶口文 ...
-
三大特质熔铸早期中华文明基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优秀的文明基因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在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已经形成三个基本特征.2011年12月10日,仿司母戊青铜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 ...
-
严文明:中国文明的起源
作者:严文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是一个曾经影响到整个东方,从而也影响到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文明.她是如何发生的?有什么特点?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
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张光直(1931-2001),考古人类学家.1950年代在台湾大学读人类学,师从李济.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 ...
-
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作者:张光直(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说明]本文原载<文物>2004年第1期,为张光直先生夫人李卉女士在张光直遗物中发现,约写于1990年前后,经陈星灿先生整理. 最近几年以来 ...
-
严文明:中国文明的起源
作者:严文明 原文刊载于<国学研究>第四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第1-22页 严文明(图源:网络)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是一个曾经影响到整个东方,从而也影 ...
-
【中国书房】“说中国系列”之一: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示范项目 言恭达文化基金会 合作项目 张光直(1931年-2001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1931年4月15日生于北京,2001年逝于美国麻塞诸塞州. ...
-
考古研究|| 严文明: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的起源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是一个曾经影响到整个东方,从而也影响到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文明.她是如何发生的? 有什么特点? 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乃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 ...
-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双孔玉斧(长12.5厘米) 四孔玉刀(长23.5厘米) 西朱封202号大墓出土的龙山文化组合玉笄 西朱封龙山文化大墓出土器物. 朱封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南5公里弥河北岸的高台地上,北面紧靠西朱封村, ...
-
汉学||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本文转自:哲学与艺术 ▼视频1:国际学术界怎样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视频时间:3分钟32秒 (注)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的情况的时代.与它相反的,就是传疑时代或是传说时代. ▼视频2 ...
-
考古界: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论华夏文明的起源
羽人瓦当 唐 青海民和川口镇出土 泥质灰陶,圆形,,图案浅浮雕式.瓦当正中为双翼飞人, 双手合十于胸前,双翼平展,腹部以下饰横纹裳,当缘一周饰连珠纹.这种题材的瓦当唐代并不多见,羽人形象应为西亚文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