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记忆】东台人的回忆--童年

东台时空

  人永远是孩子,谁也长不大。有人保留着孩子的心灵,有人保留着孩子的脑筋。到头来,不是老天真,就是老糊涂。

——周国平

  再过几天就到了东台最热的日子——大伏心了。天未大亮,露珠还在草叶上颤动,假溜儿已此起彼伏地叫个不停了。

  现在的孩子们坐在空调房里软软的真皮沙发上,吃着哈根达斯冰淇淋,看着4K电视里的光头强,玩着PlayStation4,稍大一点的童鞋们参加各种酷学酷玩夏令营。好不惬意啊!

  我们的童年生活没有这么高大上。有的只是乘凉的小竹床,瓜架下繁星点点的荧火虫,还有阿婆手里摇啊摇的大蒲扇……

  那时,东台的小河小沟到处有,一到放暑假,大人们就关照小孩不能下河凫水,以防淹死。但孩子们最亲近的就是水。海河边堆满文蛤壳,是做歪歪油用的,我们就挑那些花纹漂亮的两片完好连在一起的蛤蜊壳,回去用绳儿扣起来,里面贴了彩色的纸,先把绳儿捻正了,再慢慢放开绳儿,蛤蜊壳就转动起来了,色彩相当炫酷!

  中午吃完饭,头上顶着湿毛巾,把碗筷收拾在篮子里,一挎,到河边洗碗,不管日头有多毒,一玩大半天。先把碗筷洗好了(那时没有洗洁精,当然也没什么油荤,碗好洗),堆在身边的码头上,用沾在碗里的饭米粟放在篮子里,轻轻地没入水里,不一会儿成趟的小鱼小虾游过来,猛地一提篮子,小鱼小虾在篮子里直跳,用瓶子装了带回家。

  天色将晚的时候,带了小抄子,到家落团团的小沟里打一网金鱼吃的红虫子,掐一两根水里的薇草头带回家,用清水过净了,放到大瓦缸里,看缸里的水泡眼、虎头、珍珠嘴直叭,肚子吃得鼓鼓的,恨不得撑死。

  我妈妈幼时的日子是悠然富足的,下午由远而近的笃笃竹棒声,走街串巷的小担子,传统的下午茶就到家门口了,有桂花天竺果、酒糟、凤棠糕……等外公店打烊了,再骑着角马热闹的安丰古街上溜达溜达。

  过世的父亲偶有提起他的童年,小时在台南乡下,放学了就到田里帮祖母拾棉花、剐猪草,祖母允了到过年给他做件新棉花的棉袄,不用穿哥哥们穿剩下来的了……

  我儿子的童年假期,好像都在各个兴趣班度过的,象棋、围棋、奥数、绘画……在应试教育、阶层固化是对奋斗者公平的年代,条条大道通罗马,他没有出生在罗马,只能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喽!

  前段日子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回来,饭后跟我谈心,说将来他的孩子最好在大城市长大,人生的格局才会精彩不一样。

  我嗫嚅着,不知怎么回答。

近期热点

东台时空

(0)

相关推荐

  • 武汉之前的许多清晨。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我每天七点半出门,走过一条小巷子去车站. 时间久了,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重复同样一件事情. 比如我七点半出门,刚进巷子口时,会遇着一个戴眼镜的女 ...

  • 拾柴禾的少年

    拾柴禾的少年已经走远. 那些让人难忘的日子,快乐的日子,苦闷的日子,仿佛一片云,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拾柴古已有之,延续了几千年.但几乎就在一夜间,彻彻底底地消失了. (图片来自网络) 小时候,家里很 ...

  • 【岁月如金】杨莎莎:永远的怀念

    岁月如金 春去秋来,光阴飞逝. 雨落无声,回忆无数.这些文字刻画出的一幅幅画面,将那些最可爱的人,最难忘的瞬间,出现过的风景,都一一的收录其中,永久的珍藏. 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陈旧的往事,一幕又一幕的 ...

  • 【灵璧小说】两棵枣树(四)

     两棵枣树  文/灵璧石秀 [友情提示:最下方有前三节的导读,欢迎点击] (四) 二爷爷年轻的时候,我的太爷爷在老街上开了一爿杂货铺.说是杂货铺,定是名副其实的了,店内的商品从针头线脑.柴米油盐,到布 ...

  •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

    总听人说书读过就忘,跟没看一样.真的看了跟没看一样吗? 想起一个小故事,尽管俗套,不过用在这儿还挺合适. 一个孩子问爷爷,读过的书很快就忘了,那是不是白读了.爷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这个孩子拿上一个装 ...

  • 我们今生有约

    我们今生有约 大宝放暑假了,儿子儿媳又给他报了数学和英语的兴趣班,暑日炎炎,每天还得赶去新东方人民路培训部上课.虽说还是上课听讲,好在压力不是很大,下课回到家做完培训作业和暑假作业,下午有闲暇,就带他 ...

  • 【东台记忆】东台人的回忆--往事如昨 岁月如歌!

    往事如昨 岁月如歌 一秋 这两天,陆陆续续地有许多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甚至是校友加了我微信.真是要谢谢东台时空这个平台,登了我几篇对儿时对东台的记忆,让我和都在东台却几十年未见的小学同学联系上了:跟 ...

  • 【东台记忆】东台人的回忆--友谊的小船永不翻

    有人说:年少写爱情,年老写人生. 今天上午,高中同学群有人发了一张同学毕业之前互相赠送的黑白小照片,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庞,泛黄褪色的记忆里回想起那些遥远而明媚的美好年华-- 记忆中的美好年 ...

  • 【东台记忆】东台人的回忆--流年似水

    流年似水 一秋 莫言说: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在我们那个年代,爱情是保守专一的,虽说十八无丑妇,也有不少男孩子追求,但只谈过一次恋爱,就是孩子他爸.想来想去只能把第一 ...

  • 【东台记忆】童年在梁海 难忘的岁月

    美文欣赏 童年在梁海 难忘的岁月 作者:陈惠春 (网络配图) 故事的主人琴姐童年时住在外婆家,外婆的家住在原三仓区梁海乡周家坳(现为头灶镇幸福村),当时正值新四军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梁海距一仓吴家桥新 ...

  • 【东台人的回忆】一段老街小巷 一场城南旧事(一秋)

    一段老街小巷 一场城南旧事 一秋 老街没拆前,我家的门牌号码是人民路五十五号,属中十字街地界.要按繁华热闹算,那可是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 曾祖父辈开的是祥记锅席店,草根小铺.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经租,变 ...

  • 农村60后回忆童年:村子里放电影奔走相告,前面人太多就到背面看

    大家能想象到50年前村子里放映电影的盛况吗,那叫一个万人空巷,十里八村的人都会跑过来,那时候在农村地区,除了偶尔放放电影以外,基本上没什么娱乐节目,所以每当得知消息某个村子要放映电影了,大家都会奔走相 ...

  • 东台记忆:记忆深处的童趣——下坝小街

    记忆深处的下坝童趣 ⊙作者/李 伟 人到了一定年龄,怀旧之情油然而生,虽然时光不再,但那份情思,依然浓浓.1949年初秋,3岁的我带着妹妹随父母从牌楼巷搬至下坝小街15号,一住就是10年.我的童年.少 ...

  • 《不冷笑话》第2595期:回忆童年的时光啊,有多少人被这样称过重量?

    2021-06-13 06:15:13 1. 姑娘的嘴可真大,喝点水啊! 孟婆厌倦了这个职位,想投胎做回凡人,于是向阎王请辞.阎王说:"行吧,喝了这碗孟婆汤,你就走吧."孟婆大喜喝 ...

  • 【东台记忆 】东台城早期的照相业

    东台城早期的照相业 程可石 照相的历史由国外传入国内时间已有100多年,东台城由于受上海.南通辐射影响较快,照相业亦相对接受较早. 1918年,东台城第一家照相馆开张,名叫"紫芝照相馆&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