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午 [wǔ]

象形字,郭沫若根据甲骨文的字形说疑是御马索,但字形后来变得像臼杵。从西周金文开始,字形趋于像“矢”。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午部》午:啎(逆)也。五月,陰气午逆陽。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

段玉裁注:五月侌(陰)气啎屰昜(忤逆陽),冒地而出也。......《律書》曰:午者,陰陽交,故曰午。......《天文訓》曰:午......陰氣從下上,與陽相仵逆也。......四月純陽,五月一陰屰陽,冒地而出,故製字以象其形。......矢之首與午相似,皆象貫之而出也。

“午”的本义是要表达阴阳交午转换的时刻。秦汉时的古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把“午”字变成后来这个样子的吧?

“午”,在地支序数中排在第七位,方位配在南方,在五行中属火,生肖属马。夏历仲夏的五月,“午时”是正午的十一点到下午一点。

文 献 选 读

《儀禮·大射》:

度尺而午。

司射在作射礼的准备工作时,先要在两个楹柱之间用丹砂或用墨画二个射位符号。纵画和横画都以一尺为度,相互交午成十字,二个纵画之间相距一张弓的距离。

小 知 识

端 午 节

其实就是“夏节”。

仲夏五月,是夏至所在的月。夏至这天,中午时分的日影最短,而且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是一年中阳气极盛的一端,所以称为“端阳”。但同时,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死而复生,从下往上与阳气忤逆而行。“仲夏端午”之名,始自唐·杜佑的《通典》。

北方人把五月视为“毒五月”,五月五日更是恶月恶日,所以在端午节不说快乐,只说“安康”。因为天气燥热,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因此要在门上挂艾草与菖蒲、饮雄黄酒、朱砂酒,要以佩兰、藿香汤沐浴,要佩香囊。

而南方的越族人则习惯了炎热的天气,南方各地都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龙舟竞渡”。这种习俗不仅是对龙的崇拜,而且起初就是一种祭祖的活动。因为他们的祖先“大禹”就是一条虫。

端午食粽的风俗,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时的记载。但是“粽子”这种食物,应该在东汉·许慎编写《说文解字》之前就已经有了。“粽”,是糉的俗字。《说文解字·米部》糉(又写作“糭”)。最初是以芦苇叶或茭白叶裹黍米,后改以箬竹叶裹成有棱有角的粽子。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蕤賓。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鳴,反舌無聲。

天子居明堂太廟,乘朱輅,駕赤騮,載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與雞,其器高以粗(觕)。

農乃登黍......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

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嗜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

《呂氏春秋》:君子齋戒,處必揜身,欲靜無躁,止聲色,無或進,薄滋味,無致和,退嗜慾,定心氣,百官靜,事無刑,以定晏陰之所成。

《淮南子·時則訓》:君子齋戒,慎身無躁,節聲色,薄滋味,百官靜,事無徑,以定晏陰之所成。

成 语 典 故

午 时 三 刻

中午12:00~12:30,这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候处斩的罪犯,死后连鬼都做不成,所以不用担心其鬼魂回来纠缠。对于一般的罪犯,午时一到就可以问斩了。

以“午”作偏旁的字

以“午”作意符的形声字:

[wǔ],本写作“啎屰”,

今写作“忤逆”。

以“午”作声符的形声字:

,允若。

,抵触。

[chǔ],舂米的棒槌。

[hǔ],浒的异体字,水边。

文章 | 青枫爷爷

排版 | 陨     桃

图 | 资料图

音乐| 徐梦圆《China- C》

(0)

相关推荐

  • 【拆字观医】午

    传统老老实实读书,冷冷静静思考. 认认真真看病,勤勤恳恳总结. 兢兢业业科普,活活泼泼感悟. 喜欢,您就关注:高兴,您就分享. 拆完了端午的"端"字,我们再来看看端午的" ...

  • 猜谜解字说“夕”字

    "加一不好,加倍不少(打一字)夕".这则字谜属于谜底形补联想会意."夕"加"一"为"歹",是坏.不好的意思:" ...

  • 【说字】“丙”字的前世今生

    今天但凡提起"丙"字,没有不认识的,但若要问起该字缘起何处,还得费力去想."丙"字,今天的汉语拼音为bǐng,而宋代<广韵>以"丙永切&q ...

  • 【每期一字】说“未”

    今天说"未",这个字也最为大家熟悉,比如"未来"."未卜"."未尝"等词,也还会想起"未羊"之&qu ...

  • 亥——《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hài  亥 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是猪的形状,与"豕"的写法相似. 01 说 文 解 字 " <說文解字·亥部>亥:荄也.十月,微陽起,接盛陰.从二 ...

  • 未——《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wèi 未 是和木.本.末同源的象形字. 木,像一棵自然生长的树木. 本,是在木的下面添加了一个指事符号,表示树根. 末,是在木的上面添加了一个指事符号,表示树的末梢. 未的枝叶似乎要更加繁盛重叠. ...

  • 巳——《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巳  sì  象形字,像在母腹中尚未出生的胎儿. 说文 解字 " <說文解字·巳部>巳:已也.四月陽气已出,陰气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 段玉裁注:蛇,長而冤曲垂尾 ...

  • 卯——《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mǎo 卯 象形字, 像二扇门将要打开的样子, 又像一个东西从中间一分为二. 说 文 解 字 " <說文解字·卯部>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爲天門. 段玉 ...

  • 丑——《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之 / 一 象形字,像手指勾曲着要抓什么东西.其本义是手㕚[读作找]. 后来把"㕚"字借用来作为十二地支中的第二位,而其本义则写成"爪". 简化汉字把美丑的&q ...

  • 壬——《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壬 [rén],会意字,上面一横表示天,下面一横表示地,中间的一竖表示天地之间阴阳的交互相通. 模板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壬部>壬:位北方也.陰極陽生,故<易>曰:「龍 ...

  • 汉字简史:汉字造字的基本原理

    东汉的许慎是第一个研究文字构造的人,他在<说文解字·序>中介绍了文字的由来,以及周秦汉时期的演变,并详细阐述了造字的基本原理,即"六书". 在<序言>中许慎 ...

  • 东晋琅邪王珣字元琳王导之孙

    王珣 其他含义 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 ,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 王珣出身琅邪王氏,初任 ...

  • 感悟汉字造字的玄机——天 - 简书

    教育参悟人 42020.04.02 12:25:31 中国民间最有影响的古代宗教是"天崇拜",这个"天"字:有什么造字玄机呢? 一."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