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sì 

象形字,像在母腹中尚未出生的胎儿。

说文

解字

《說文解字·巳部》巳:已也。四月陽气已出,陰气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

段玉裁注:蛇,長而冤曲垂尾。其字像蛇,則象陽已出陰已藏矣。

'

许慎和段玉裁都解释“巳”字像蛇,寓意阳气已出、阴气已藏。

清代朱骏声解释“巳”字像母亲腹中的胎胞,说:幼儿称为“儿”,婴儿称为“子”,胎儿称为“巳”。

'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巳,似也。象子在包中形,包字从之。孺子為兒,襁褓為子,方生順出為㐬(毓),未生在腹為巳。

'

“子”是阴气之极盛而阳气始生,“午”是阳气之极盛而阴气始生。所以到“巳”的时候,是阳气即将达到鼎盛的前期,而阴气也即将衰落至终极。

'

《康熙字典》:《增韻》曰陽氣生于子,終于巳。巳者,終已也,象陽氣旣極回復之形,故又爲終已字。

'

古人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考,才把“巳”借用作地支序数的第六位。

而我们在古文字的十二地支中看到的那个“子”的字形,其实是“巳”字(详见“子”)[点此转跳]。

在古文献中,“巳”字经常通假成祭祀的“祀”和后嗣的“嗣”。

“巳”在地支序数中排在第六位,方位配在南方,在五行中属火,生肖属蛇。

夏历孟夏的四月,是立夏所在的月。

十二个时辰中的“巳时”,是上午日出后的九点至十一点。

'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中呂。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天子居明堂左個,乘朱輅,駕赤騮,載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與雞,其器高以粗(觕)。

是月也...立夏之日...天子...迎夏於南郊......農乃登(升)麥,天子乃以彘嘗麥,先薦寢廟。

'

小 知 识

上巳节

自西周始,古人于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上巳节”,人们相约于河边祓禊【读若扶戏】,以祓除疾病和不祥,祈求平安。魏晋以后,则固定在夏历的三月三日。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记载了那一次文人雅集,曲水流觞的修禊活动。

《韓詩章句》:

鄭國之俗,三月上巳,

之溱洧兩水之上,

執蘭招魂續魄,祓除不祥。

《續漢書志·禮儀志上》:

是月上巳,

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

曰洗濯,

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

《宋書·禮志》:

自魏以後,

但用三日,不以巳也。

宋·吳自牧《夢粱錄·三月》:

三月三日上巳之辰,

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

唐朝賜宴曲江,

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

'

以“巳”作偏旁的字

从“巳”的会意字有:

,包裹。

以“巳”作声符的形声字有:

,起立。

,祭祀。

,由干流分出后又汇合到干流的水。

辩异

巳、已、己

这三个字的字形很容易混淆

(详见“己”)[点击转跳]

END

文章 | 青枫爷爷

排版 | 陨     桃

图 | 资料图

音乐| 徐梦圆《China- C》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