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穿越记 看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给文物“治未病”|文物|国宝|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
-
历史文化可以这样“活”起来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的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艺术表现手法.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提高其传播力与亲和力的重要推手. 当下,凭借艺术表现手法.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的革新,许 ...
-
秦始皇铜车马,先进科技让专家无法解释,最逆天的是上面那把伞
在西安,无论拥有多么豪华的现代超跑,车主都不敢自称最贵,因为他们知道,最珍贵的永远都是秦始皇铜车马,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无价国宝.马车的制造水平放在现代都足以令人称奇,然而这一切都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铸 ...
-
《颜氏家庙碑》等9件国宝,为何成为“年度中华文明标识”?
△ <国家宝藏3>第10期,讲解员张国立守护C位国宝 一枚国宝印信,如何在九座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遗产间传递?何谓华夏?何以中国?近日完结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3>给了我们答 ...
-
我国3件国宝级文物,被永久禁止出国展览,最后一个曾被拿来喂鸡
悠悠华夏五千载,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我国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瑰宝.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这些文物出国展览的局面日益繁荣,可也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比如说春秋晚期的越王勾践剑, ...
-
精选全国20个大展,立刻码住!
本文授权转载于:耳朵里的博物馆(ID:erduolidebowuguan)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和百万家庭深度看展览 北京 1 北京展览馆 过去的未来主义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过去与未来
-
[首藏作品](6866)让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技术下“永生”
让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技术下"永生" ◎本报记者 张盖伦 一边是从北魏就开凿的石窟,一边是计算机集群.古老与现代,就这样结合在一起.高精度的数字化采集,已经可以还原出洞窟现在的样子.高 ...
-
陈根:数字技术助力壁画修复,云游敦煌走向现实
文/陈根 壁画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保存了十六国至元代的壁画共4万多平方米.然而,敦煌石窟在经历千余年的沧桑岁月后,其壁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由于壁画的种类很多,呈现的病害类型也很复杂,所 ...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甘肃省博物馆篇(三)西凉铁骑
甘肃丝路文明展的精华和核心,就是在汉代单元展厅中那组由铜奔马引领的庞大的青铜铁骑. 丝绸之路带来了和平.美好和文化味的生活,但这样的和谐社会却并不容易,这种生活首先是卫青霍去病们用刀枪打下来的,还是窦 ...
-
第455天【周日专栏·一起践行治未病】鼻炎高发,中医自治我看行
努力当自强,精进在路上 舒心阅读便捷按钮:点击本图片进入总目录 本期导读 中医有缘来探讨,一起践行治未病. 花粉过敏和鼻炎,病从鼻入看专辑. 自己搞明最是好,坚持行动见功劳. 根据情况做调整,正气提升 ...
-
不诊脉,不看相,只靠起局把病疗!看传奇“药王”孙思邈如何巧治罕见病!
雪花随着阵阵的寒风拍打着冻伤的脸部. 放眼望去险峻的山道上,一人身披蓑衣艰难的踏雪前行. "孩儿再等等,爹马上就到家了."孙思邈的父亲一边用手抵挡着风雪,一边护住大老远才买回来的药 ...
-
治未病”是什么? 看完这几个故事就明白了!
插入我的广告 医生:你现在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挂号治未(wèi)病科 患者:治胃病?医生我得了胃病吗? 医生:不是'肠胃的胃',是'未来的未'-- 上面的对话可不是开玩笑 在大家心目中医院是看病的地方 ...
-
孙思邈治未病 告诉您 人的保质期 看完收获多多!
2020 07/18 17:30 颈养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身体是一台机器,它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每个零件都有它的使用期限,身体器官也是一样,它们也是有保质期的.英国<每日邮报>近期载文 ...
-
60年看枣庄丨活着的台儿庄古城,流动的文化遗产
前言:六十载砥砺前行,一甲子春华秋实.值枣庄建市60周年之际,为深入发掘枣庄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展示建市60年以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枣庄举办"建市60年央媒看枣庄"主题传播活动, ...
-
这几个穴位很重要,治未病穴位也可保健强身,赶紧记下来吧
现代人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啥毛病没有?就算现在没哪里不对劲,难道你可以确保将来不会有问题?这话说得有点像诅咒,但是人年纪大了肯定毛病会越来越多,谁都逃不掉的,任你有钱还是贫穷,谁都会变老谁都会得病, ...
-
长不长寿,不用看基因,看脚就知道! 穴位治百病 今天
中医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大脑",脚部的穴位很多,还有成千上万条末梢神经,特定穴位与体内脏器之间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因此,脚部对身体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如何通过脚部看健康呢? ...
-
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
说起人工智能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各种人工智能概念,AI概念层不出穷,仔细想来无外乎智能音箱.智能打印机.智能售卖机等等诸如此类似乎没多少"智能",和我们脑海中的"AI印象& ...
-
《心电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心血管病早期筛查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循心电踪迹,探心脏奥秘! 作 者:季伟敏,唐士敏,何俊德,等 第一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 基金项目: 苏州高新区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8Z005):2019年苏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