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在人间,活着终究没有任何意义,死亡才是唯一的真相

01

人出生在这个世上,到底有意义吗?

人那么辛苦地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

如果人无法改变既定的命运,那他那么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有太多的问题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无穷无尽的现实都在我们的意识中浮现着。因此,我们活得疲累,活得痛苦。

乃至于在未来的某一刻,你会跟自己说,自己活了那么久,仿佛就像是白活了一般。

对于人生的终极意义,悲观主义代表者叔本华有过这么一番论述。

“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着且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从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命运就不由我们做主。之所以我们要那么拼命,其实不是我们心甘情愿想这么做的,而是现实所迫,自己不能不做。

你不工作,你就没饭吃,连生存都成问题。如此,你必须要投身于工作当中,哪怕被人羞辱,被老板利用,你也无话可说。

你需要赚钱买房子,可这套房子的贷款就得花你大半辈子的时间去偿还。人这一生,都被束缚在“买房”这件事上。

也许,从叔本华的观点来看,在人间,人活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死亡才是唯一的真相。

02

生死这个问题,特别触及人的神经。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大多人都不想谈及生死,而只想掩耳盗铃,能避免“生死”这个话题,就避免“生死”这个话题。

其实,关于生死,我们每天都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他的孩子在今天出生了,他特别高兴。但是,他也特别忧愁,他在想,孩子如果走回他的老路,甚至混得比自己还差,那这个孩子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过了几年之后,这位接近中年的男人目睹了亲人的离去。那个时候,他自己很痛心,人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人活了那么些年,走了之后啥都没了。活着的时候这么努力,又有何用呢?

上述的这两个事例,便是悲观主义流派的基本看法。

在悲观主义者眼中,生命就是一团毫无意义的焰火,只有一瞬间的盛放时间。等这一瞬间绽放之后,一切都会归零,不管你以往有多绚烂。

所以,他们会感慨,死亡才是这世间唯一的真相。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活着的人,要比死去的人更不容易。能够在这世间一直坚持下去的人,他们本就很有勇气。

活着,死亡,这两个词,便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和人生。

03

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从这番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叔本华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生无用论”的支持者。

虽然说我们很难接受他的观点,不过他的观点终究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而且,他站在了我们最厌恶的角度去思考人生的问题。

平常人看待一件事,就是以最为美好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的。

而像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却喜欢站在最坏的角度去思考这世间的问题。

就拿参与到996这件事来说,你认为这样的生活模式,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在普通人看来,996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不过,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环境,那我们就得接受这无奈的现实。

而在哲学家及思想家看来,996就是一种无休止的轮回。不仅你这一代要接受这样的模式,哪怕是你的下一代,也要接受这种痛苦且无意义的模式。

这个时候,你能说哪一方正确,哪一方错误吗?

其实,这世间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有的只是观点不同及所看问题角度的不同罢了。

04

在人间,活着终究没有任何意义,死亡才是唯一的真相。

这番话,到底正不正确呢?从两个方面去看。

首先,活着这件事,确实让人感觉到身不由己的。而且,当死亡来临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也都只能够接受,而不能够拒绝。

其次,乐观一点来说,活着还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能体会不同的人与事儿,经历别人未曾经历过的人生,享受过这世间的美好。

况且,既然未来有死亡来袭,那我们为何不能做好现在,活在当下呢?积极的观念,终究比消极的观念要强。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其实不需要完全接受“叔本华”的观点,因为他的观点终究超出了我们常人的接受范围。

面对人生,面对生活,我们只要有这么一个信念就足够了,那就是珍惜好每一分每一刻,把握好眼前的人与事儿,好好地珍惜那些爱我们的人。

也许这世间满是冰雪,可它终究有消融的时候。心若向阳,自然无畏悲伤。人生,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