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是一个极其活跃和富有活力的领域,比如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等,罗宗强的《明代文学思想史》、陈伯海的《中国诗学之现代观》、汪涌豪的《中国文学
相关推荐
-
蒋寅|拙著《中国诗学之路》出版
中国诗学之路 --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古典文学研究名家蒋寅先生的自选集.他以"中国诗学之路"概括几十年治学的主要方向,以"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qu ...
-
大家 | 李桂奎:探索“中国写人学”新路
本文版权归[济南时报·新时报]所有 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在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水浒>研究会副会长李桂奎先生眼里,即便放在世界文学视野中,中国古代小说的成就也"足可令我们深感自 ...
-
蒋寅 | 我的中国诗学之路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蒙商务印书馆垂青,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中收入我的论文自选集.斟酌再三,将书名定为<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
-
在中国发现批评史——清代诗学研究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传统的再认识
内容提要 近代以来,批评史乃至整个文学史研究始终是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对明清以来关注不够.然而传统总是距离最近的部分对我们影响最大,由于明清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的薄弱,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和批 ...
-
蒋寅|文学思想史:视角与方法——重读罗宗强先生《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一部优秀学术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提出一整套思想方法和认知模式,在知识更新的同时给人以思维方式的启发.一部学术著作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者而不是前者 ...
-
程燎原:千古一“治——中国古代法思想的一个“深层结构”
作者简介:程燎原,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从春秋战国到清代,诸子百家和历代学者,都致力于思考"治",追求"治".这一"务为治"的思想 ...
-
荐书/《中国古代毛笔研究》朱友舟著(内附制造毛笔相关视频)
Reading is someting human beings cannot do du 读 shu 书 kuai 快 le 乐 Second Guess Kav Verhouzer - Secon ...
-
蒋寅|中庸的美学 ——中国古代文论对审美知觉的表达及其语言形式(上)
一.审美概念的价值分类 近代以来对传统文论的研究都侧重于"说什么",而较少关注"怎么说".吴予敏<论传统文论的语义诠释>一文对传统文论范畴意蕴的生成 ...
-
罗宗强: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散论
昔年有狂客 号尔谪仙人 醉 兴 李 白 江风索我狂吟,山月笑我酣饮. 醉卧松竹梅林,天地籍为衾枕. --从明刊本<唐诗画谱> 我国许多杰出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令人一见难忘的艺术风格.李白 ...
-
张晓兰整理:2010年-2020年英文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著作一览
张晓兰整理:2010年-2020年英文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著作一览
-
军事问题从来就不纯粹,往往涉及方方面面——中国古代军政研究
战争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伴生物,其本质为毁灭性暴力.同时,战争又具有鲜明的双重属性,即正义性的抗争与非正义性的侵略.换句话说,战争既是挥之不去的魔咒,又是保家卫国的利器.于是,围绕战争而展开的所有军事活动 ...
-
乔光辉、彭智:古代小说的资料发现与拓荒研究——评《〈稗家粹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稗家粹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可喜的是,向志柱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稗家粹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以下简称"向著")一书,正以新资料的发现切入研 ...
-
袁宪泼 :科学精神与现代学术的“地理”发现——以曹道衡、罗宗强、傅璇琮三位先生为中心
章学诚称学术研究的基础,校雠学的特点为"考镜源流",这高度概括了以四部之学为基础的传统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特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方法研究同样具有重要启发. 中国的学术研究就像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