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起了一个好名字

“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种书生的政治”(钱穆语),王莽虽一度篡汉建立新朝,并推行所谓的“新政”,但这“新政”大多是仿照周朝的制度。时移世易,王莽脱离实际的改制最终走向了失败。刘秀在群雄中脱颖而出,使得汉祚中兴,居功至伟。

史书中的光武帝刘秀自然也是不同凡人。“黄考南顿君(刘秀父亲刘钦)初为济阳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县舍,有赤光照室中。”(《后汉书·光武帝纪》,《东观记》曰:“光照室中,尽明如昼。”)光武帝出生的这一年,“县界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光武曰秀。”因为县里出现了嘉禾生九穗的祥瑞,光武帝就取了个刘秀这样吉祥如意的名字(这名字的故事还未完)。

光武帝还是一个普通百姓时,与姐夫邓晨曾到当地一户人家做客,众人当时围观的一本谶书中说:“刘秀当为天子。”旁观的人中有人说:“谶书所说的刘秀肯定是国师公刘秀(当时新朝的国师公刘歆恰巧刚刚改名为刘秀)。”可在场的刘秀却说:“怎么就知道这谶书中所说的要当天子的刘秀一定不会指的是我呢?”结果引起了众人的哄笑!

需要说明的是,西汉末年谶书极为流行,王莽代汉就是用谶书中的话语作为其理论依据,实际上这样的谶书大多荒诞不经,基本上都是穿凿附会,要说有什么依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新朝末年,天灾不断,人心思乱。而新朝的国师、古文经大师刘歆精通谶纬,刚刚改名叫做刘秀,故大家猜测谶书中所说的“刘秀”乃是国师刘歆。刘秀登基后的第三年,与邓晨一起谈及这件往事,邓晨从容地对光武帝说:“仆竟然做到了!”光武帝听后大笑不止!

其实,刘秀幼年丧父,虽出身皇族(高祖刘邦九世孙),却是一介布衣。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后汉书·光武帝纪》)估计也是浓眉大眼,标准的帝王配置。刘秀曾经去长安求学,“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汉书·皇后纪》)这句话广为流传,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许多“乱世枭雄”的共鸣,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也千古传颂。不难看出,刘秀确实胸有大志。

实事求是地讲,刘秀本是没落皇族中的一员,早年以种田为主,兼营粮食贩运。后来因缘际会,加入到推翻王莽的队伍中,身经百战,铲除了许多割据势力,并最终建立了东汉王朝,重新统一了中国,延续了刘汉的江山社稷。大思想家王夫之就对光武帝评价很高,说他统治时期“三代以下称盛治”,甚至认为在夏、商、周三代以后,“惟光武允冠百王矣”,说他超过了他之前的所有帝王。应该说,刘秀创下的丰功伟绩完全匹配得起帝王的称谓,在史书中书写上述那么多的“传奇故事”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刘秀的光辉形象,实在有画蛇添足之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