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伤寒论》表里双解法

(0)

相关推荐

  • 方剂学表里双解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一节 解表清里剂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 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组成] 葛根半斤(15g) 甘草炙,二两(6g) 黄芩三两(9g) 黄 ...

  • 葛根黄芩黄连汤(表里双解剂)

    [出处]<伤寒论> [组成]葛根15克  黄芩9克   黄连9克  炙甘草6克. [功效]解表清里,升清止泻. [主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胸脘 ...

  • 外寒内热,用表里双解法,经典药方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是由古时候一个名医刘完素创立,这个配方药物比较多,看起来很杂乱,但其实有一定的章法,很多人简单的认为这个方子只是用来治疗感冒,但其实只要辨证合适,这个方子的适用性很广. 防风通圣散功效比较多 ...

  • 中医治法术语-表里双解法

    表里双解法 therapy for releasing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泛指同时运用具有解除表邪和里邪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表里同病等病证的一类治 ...

  • 由麻杏石甘汤谈表里双解法

    麻杏石甘汤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成为后世表里双解的典范.什么是表里双解法呢?所谓表里双解法,既要解表,又要清里,把解表与清里合为一体.麻杏石甘汤就是用麻黄来进行解表,用生石膏来进行清里 ...

  • 《伤寒论》大青龙汤表里双解治法探析

    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方药为麻黄(去节)六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石膏(碎,绵裹)如鸡子大. 大青龙汤即麻黄汤与越婢汤的合 ...

  • 马家驹:《伤寒论》大青龙汤表里双解治法探析

    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方药为:麻黄(去节)六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石膏(碎,绵裹)如鸡子大. 大青龙汤即麻黄汤与越婢汤的 ...

  • 伤寒论90条:表症和里症同时存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表里双解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 本条主要讲的就是治病的先后顺序,治疗原则的问题,同样一个病,如果表证也有,里证也有,那么要先解表,后 ...

  • 倪海厦《伤寒论》一五O:大柴胡汤下去的时候,表里双解

    一五O:「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与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十余曰,本来有表证,麻黄汤就好了,结果热结在里,如果热结在里, ...

  • 倪海厦《伤寒论》​一五O:大柴胡汤下去的时候,表里双解

    一五O:「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与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曰,本来有表证,麻黄汤就好了,结果热结在里,如果热结在里 ...

  • 五积散(表里双解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麻黄20克 桔梗40克  陈皮20克 半夏10克 白芷10克  川芎10克  甘草10克  茯苓10克  当归10克  肉桂10克  白芍10克  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