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国学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少年,加入咱们共读国学第二期!玩耍规则见本篇内容后……

7166-7170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原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品读:大意是: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这是作者在友人临行之际,从心底发出的深情祝愿。但愿友人追随春天的步伐回到江南,和春天同在。“千万”二字道尽了作者殷殷叮嘱之意。美好而真挚的祝愿,将作者那深沉的惜春之情、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一种含蓄的感觉。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张泌的《寄人》

原诗: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

谢家:泛指闺中女子。晋谢奕之女谢道韫、唐李德裕之妾谢秋娘等皆有盛名,故后人多以“谢家”代闺中女子。
“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回合:回环、回绕。阑:栏杆。
“多情”句:指梦后所见。
离人:这里指寻梦人。

品读:大意是: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了。人是再也找不到了,作者问: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共读规则】

第一期咱们是每天学五句左右,背记一两句;第二期咱们进阶一下,曹班长会精选合适的学习内容推送,单列成行的五句古文或两三句诗词都要背记,最多一句背不了。同学们,咱咬紧牙关下点真功夫,必须揭去人生中无关紧要的东西,彻底告别装模作样!

背完转发微信图文到朋友圈,清晰标注“共读国学……天”,能坚持再加群

同学,咱们组团对抗惰性,肯下功夫学习你再说进班,已淘汰一千多人了!

简介:真实,坦诚,生动,有血有肉的曹班长。回乡书生创办者兼主编,共读国学发起人。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同学,跟班长一块儿善良,一块儿刁民,一块儿学习,一块儿玩耍,一块儿坚持读书和运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