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细节之美——脊兽

脊兽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
安放在屋顶的脊兽
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按其口的朝向,可分为两类:一类口向下,呈含脊状,称为螭吻;另一类口向上,或张嘴或闭嘴,叫做垂兽、望兽、蹲兽。
汉族古建筑上的脊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形态各异的脊兽
脊兽由瓦制成,高级的汉族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汉族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狮子脊兽
天马脊兽
狎鱼脊兽
历经百年,屹立在屋顶,目睹着世事变迁
垂兽
蹲兽
晨钟暮鼓,岁月悠悠。殿顶上的脊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源流传统的当代景观建筑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