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8)宝庆码头突现张公坟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1万-3852-1865年武汉老照片一组 已知最早的武汉真实历史影像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组1865年晚清时期的汉口老照片,反映了近代早期的武汉城市景观,据考据这组照片可能是目前最早的武汉地区历史影像. 这组照片出自一本意大利书籍:<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 ...
-
【宝庆记忆】古代宝庆人外出谋生的血泪史
古代邵阳人外出谋生的血泪传奇1 福特锐际 风尚高性能SUV广告 清代邵阳人坐船顺资江下武汉闯世界清朝嘉庆年间,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下辖新化.邵阳和武冈三县,当地盛产杉木.煤炭.土纸和笋子. 邵阳地区 ...
-
武汉的方言俚语趣谈
武汉这个名字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曝光率急剧增加,疫情期间的汉式抱怨也传遍坊间.今年回想起去年的情景还是让人觉得历历在目.做为武汉土著我时常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家里的老人在和儿孙辈交流的时候要用普通话 ...
-
吃碗热干面,乘船渡长江(大武汉四)
荆楚行记之二:吃碗热干面,乘船渡长江(大武汉四) 下午三点多一点儿,我们一行与黄鹤楼惭行渐远,步行到武汉长江大桥,准备乘桥上电梯下武汉关码头渡江到汉口.目标是在汉口乘地铁回到驻处,结束在武汉的行程.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1)在武汉的侵华日军“笔部队
日本文人投戎忙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日本文学界出现为侵略摇旗呐喊.推波助澜的所谓"国策文学". 1937年"七七事变&qu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2)汉口日租界边的大火— 解读两张辛亥革命阳夏保卫战老照片
2017年底,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网站上,出现了一批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期间,外国人在武汉拍摄的老照片.从照片的EXIF信息中可以查看到,照片是2017年初该网站用CANON相机翻拍上传的.虽然其中的很多照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3)“张恨水”之名始于汉口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曾任报人30多年,章回小说.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民国第一写手.一生创作中长篇小说120多部,20世纪40年代曾有7部小说同时开工.他的的小说<啼笑因缘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4)扫盲与上幼儿园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群众性的扫盲运动中,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广泛充分的宣传动员,良好协调的组织管理,规范适用的教学工作,灵活多样的扫盲形式,解决了群众文化水平低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的高潮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4)汉口美国领事馆的变迁
1861年汉口开埠,根据中美两国达成的协议,第一位美国领事于1863年到达武汉.1903年,该机构成为总领事馆.1915年美领馆搬入汉口江边地标性的红砖巴洛克式建筑中.1937年武汉成为抗战中心,美驻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6)岳飞鄂州驻军物证或可确定
武昌刘文斌先生系民间古砖收藏家,他手里有一批宋代古砖,这批古砖,<楚天都市报>2007年11月9日曾予以报道,据刘文斌先生透露,这批古砖得之于黄鹤楼下一旧宅,但至今尚无人破译,说不清是什么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7)珍贵的“汉口重修西会馆碑记”拓片
2018年1月28日,全国普降大雪后的一天,在列车一路晚点的情况下赴京. 带的书翻看完了,再看手机,意外发现一件拍卖物品,没有名称,细看正是汉口的旧物--山陕西会馆的拓片,当即参拍.其后在忐忑中抵北京 ...
-
《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8)一个古城老地名的消失 ——悠长的鼓楼洞变身“崭新”的武昌路隧道
古城老地名,往往承载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人间的悲欢离合,所以老地名总是得到后人们珍惜.武昌黄鹤楼脚下东南边.阅马场附近的百年山洞--鼓楼洞,就是这样一个老地名. 说到鼓楼洞的来历,先得从它附近的另一个山 ...
-
人文武汉学会受邀《荆楚讲坛》—成功举办《武汉工业遗产价值漫议》讲座
7月24日,<荆楚讲坛><武汉工业遗产价值漫议>讲座,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承办,主讲人为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