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一架由也门飞往科摩罗的A...

2009年6月,一架由也门飞往科摩罗的A310客机降落时,突然从3000米高空坠海,机上153人中152人死亡!只有一名不会游泳的13岁法国女孩抱着一块飞机残片,躲过了鲨鱼群的袭击,竟在海上漂浮13个小时后奇迹生还!

失事客机是也门航空的626号班机,这架飞机由也门萨那国际机场飞往科摩罗(非洲岛国,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易卜拉欣王子国际机场。飞机上有142名乘客(75名科摩罗人、65名法国人、1名加拿大人和1名巴勒斯坦人)和11名机组乘务人员。

13岁的法国女孩巴伊亚与母亲一同乘坐这趟航班前往科摩罗旅游和探亲,巴伊亚的家境不太好,家里包括她在内有4个孩子。巴伊亚是家中长女,父母亲决定此次旅游探亲先带巴伊亚,其他几个孩子以后另作安排。令巴伊亚没想到是,这竟是一场噩梦般的旅程。巴伊亚与母亲本来有机会乘坐3天前的一趟航班,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后来失事的航班。

飞机在当地时间21点45分起飞。经过4个多小时飞行,6月30日凌晨1点半,飞机逐渐接近目的地。但到达科摩罗易卜拉欣王子机场附近时,因当时气候复杂,风速高达每小时61公里,飞机几次试图着陆但未成功。无奈之下,飞行员只得重新爬升至3600米高度并做了一个U型转弯。但由于驾驶员的失误(可能转弯倾角过大导致失速),飞机突然失控直往下坠。

巴伊亚感觉飞机机头倒栽一样直插大海,行李在机舱翻滚,到处充满了绝望的喊叫。巨大的重力将所有乘客压在了座椅上。只听一声巨响,客机瞬间砸在了大海上后发生解体,巴伊亚感觉浑身犹如遭受电刑一样,飞机被砸得四分五裂,一下子将巴伊亚抛出了舱外 。

巴伊亚非常的恐惧,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巴伊亚拼命的抓住身边一片在海上漂浮的客机残片,她顾不上全身的剧烈疼痛,奋力爬到了那片残片上。她曾回忆坠机感受时说:'我们看到飞机掉进海里。我发现自己也在水里。我听到人们说话,但看不见任何人。我在一片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我不会游泳,我抓住了什么东西,但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在随后等待救援的十几个小时里,她一直抓着飞机残片不放,她既没有救生衣,也不会游泳。虽然她抓住了这片救命的残片,但还是时不时会滑落水中。随后,客机残片载着她开始在海上漫无目的的漂流。客机在坠落时,大部分人在解体时都已经死亡,而少部分幸存者也受伤重而掉进海里淹死。当时的巴伊亚还不知道,她是唯一活下来的人。

在黑黝黝的海面漂流,巴伊亚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她觉得双腿在燃烧,浑身又冷又热。也不知过了多久,她看见一艘闪着亮光的商船在不远处的海面行驶,她撕破嗓子拼命对商船呼救,但由于距离太远,呼啸的海浪声早已淹没了她的声音,船上的人没有听见她的呼救。巴伊亚只能眼睁睁看着商船从眼前消失,她失望的哭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遇难乘客遗体的血腥引来了成群结队的鲨鱼。这些鲨鱼肆无忌惮地啃食乘客们的尸体,好奇的鲨鱼开始顶巴伊亚趴着的飞机残片,这让她非常害怕,她手上没有任何武器可以自卫。这时候,巴伊亚为了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将随身携带的一团黄色绸带飘洒在海面上。令她意外的是,鲨鱼们竟不再靠近这些散布在自己周围绸带的海域。事后有海洋生物学家给出解释,这些黄色的绸带与鲨鱼十分惧怕的一种黄色剧毒海蛇非常相似,所以它们不敢靠近,巴伊亚侥幸逃生!

1点51分,客机与地面失去联系后,科摩罗政府立即开展了救援行动,但该国缺乏海上搜救能力,两架法国海军的飞机和一艘军舰紧急驶往事发海域搜救。巴利亚在海里漂流了10来个小时,由于没有食物和水,她的身体已经严重透支,只能不由自主地在残片上昏睡过去,即便如此,她的手仍然死死地抓着残片。

6月30日下午14点左右,一艘马达加斯加的商船经过,船员多伊看见了趴在飞机残片上的巴伊亚。多伊先向巴伊亚丢过去一块木头将她惊醒,并示意她爬上木头,但木头很快被涌起的海浪冲走。随后多伊又向她丢了一个救生圈,但海浪汹涌使得巴伊亚仍然没有抓住。

这时候,商船上另一位勇敢的船员利博纳毫不犹豫带上救生设备,奋力跳入海中朝巴伊亚游去,其他船员同时向他们投掷去了救生圈,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他们拉上了船。巴伊亚被救上船后,她的身体在不断地发抖,几乎已经被冻僵。船长赛义德立即给她喝了热糖水。

随后,船长又拿了4件干净的衣服给她穿上,此时的巴伊亚因为飞机解体时衣服被扯烂。船长早已通知了救援人员,并急速赶往岸边,将巴伊亚交给了在岸上等候多时的医务人员,她被送到科摩罗马鲁夫医院进行救治。经过医生检查,巴伊亚面部被划伤,锁骨骨折,膝盖刮伤,伤势并不严重。

巴伊亚奇迹生还确实令人不可思议,所有人都叫她“奇迹女孩”。专家则认为,以当时的飞机的坠落姿态,她在飞机解体时处于机尾位置,相对机头位置生存机率更大。而且她能在危机时刻集中注意力,把握逃生机会,也是其生还的必要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她有超乎常人的运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