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品唐诗,一首《初夏日幽庄》,感悟卢照邻的人生理想

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已是小满时节,夜莺啼鸣,皓月当空,此时的垄头麦即将成熟,令人欣喜。

关于小满时节的诗歌有很多,在这绿意浓浓的夏日,不妨欣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写的《初夏日幽庄》,感悟他当时的人生理想。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这首诗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古代隐士的世界。这里远离尘世,清幽恬静,是隐士们理想的乌托邦,是心灵得到净化和释放的理想之地。

这样的地方人人向往,卢照邻当然也不例外。隐士在清幽的山间,感受日出日暮,云散云聚,此时的人生,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茂密的树林和幽深的山谷中,很少看到人烟,只有飞鸟在云雾缭绕的山林间时隐时现,并不时地传来几声鸟鸣,正可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鸟儿的鸣叫声,愈发显得山谷幽静。

接下来,诗人又将视角转向了林边的瀑布。飞流直下的瀑布,溅起了层层水花,整个林间都变得清凉无比,仿佛如秋天一般。大片的青色藤蔓垂挂在山石间,为夏天带来绿意和凉爽。可以想象,如果能在这里住上几日,该是多么惬意之事。

初夏的小满时节,庄稼长得非常茁壮,已经将田垄完全覆盖。如果说桃花是春天的象征,那么荷花便是夏日最美的风景,此时的荷花,已经覆盖了大半个池塘,时不时地传来几声蛙鸣。

再看看水边,有一位白发渔翁在闭目垂钓,或许,他钓的并不是鱼,只是一种闲情逸致罢了。

三五成群的野鸭在池水中游来游去,仿佛在”宣誓“着属于它们的地盘,而白鹭在水田间飞翔,这种野趣之美真是心向往之,卢照邻同样羡慕不已,他不禁发出了一声感叹:”真的好羡慕隐士这样的生活。“

这首诗是卢照邻罢官后的经典之作,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可以说他们四人代表着初唐的诗风。明代文学家陆时雍《诗镜总论》这样评价四人诗作的特点:”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

卢照邻,是范阳卢氏之后,可谓是出身名门,他的才学更是出众,被齐王称为”此吾之相如也“。但是命运却总是折磨着他,一首《长安古意》让他锒铛入狱,出狱后再无逆袭的机会,仕途之路从此中断。

更让卢照邻痛不欲生的是,此时他的身体开始恶化,出现手足残废的症状,尽管当时有药王孙思邈的医治,得以苟延残喘地活着,但是他却最终选择了跳河自尽,结束了他的生命,此时的他刚刚40岁。

对卢照邻而言,人生即诗,诗即人生,只不过他的人生太过坎坷,太多磨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