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先生《我们仨》

一大早有个文学群一直在聊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其实这本书我早拜读过,当时就想写一篇读后感来着,只是琐事繁多,便被耽搁,一直到现在还没写。

或许是共情力太强吧,从杨绛先生这些平实文字中,字里行间里处处感受到了深藏的情感,温暖、浪漫,更多的是包容,让人羡慕的同时,可她历经的那些艰难和坎坷又是那么地让人揪心…

2003年,杨绛先生《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最刻骨、最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人!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写他们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虚实结合描述了一个万里长梦,讲述“圆圆头”和“钟书”的离开:梦中万里风雪,你最决绝。古驿道便是离别路,钟书先生飘摇的小舟是医院病床,阿圆在沉睡中去了...

这一场梦开始让人有些迷糊,读到一半才看明白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文中意象也慢慢体会清楚,越读越悲。“我心上连连地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胸中热泪直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这段杨绛先生知道阿圆逝世的描写十分揪心,丧女之痛如同剜心。

最后以散文记述的方式,讲述了三人相依为命的生活。钱钟书虽然是个大才子,但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在国外更是拙态尽显。杨绛先生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

杨绛多年后回忆:他们初到牛津,钱钟书一个人出门,就在下公交车时脸朝地摔一大跤“吻了牛津的地”,把大半个门牙磕掉。

1946年钱钟书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时,在自留的样书上,为妻子写下一句浪漫的话:“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的母亲也盛赞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有痴福。”

1947年《围城》出版后,引起很大的轰动,钱钟书在序言里毫不吝惜地夸赞自己的夫人:“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

书的最后一部分记述了三口之家漂泊的一生,看到了圆圆头如何出生、就学、工作、成婚,离开。看到他们从共赴英国留学到回国任教,从受人尊敬高级待遇到颠沛流离,疾病缠身。最感人的是看到两人的相濡以沫,三人的温暖与相亲相爱。“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两人的爱情是我最想要的爱情。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遇我心里始终惦念你。相互扶持,共克时艰牵手过一生。

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钟书去世。他们三人就此失散,就这么轻易失散了……”

钱钟书先生去后,杨绛先生写到:“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是我只变成一片黄叶。家已经不复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好不容易等到再无生离却又死别…

是的,人生总是没有那么多的圆满,反而是充满了很多的遗憾,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他们一生坎坷相依,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但是人生还是要过下去,我们不仅要学习像杨绛先生,忽略老公所有的缺点,把老公的优点放大1000倍!所以她们一生没红过脸,快乐而又浪漫。我们还要学习杨绛先生,正确对待死与生,在人生的边缘上,书写优雅、大写的人生!

(0)

相关推荐

  • 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1- 杨绛先生走了. 也许,正如杨绛先生自己说的那样,她只是去另一个世界和丈夫女儿团圆. 注视着她远去的背影,我们唯有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她仍然和钱先生相濡以沫,伉俪情深. -2- ...

  • 杨绛经典散文摘抄

    经典散文名著 2019-11-18 杨绛散文摘抄 杨绛散文的幽默很少借助于文字的机巧的安排,而主要采用白描写意等传统手法. <我们仨> 壹 我知道梦是富有想像力的.想念得太狠了,就做噩梦. ...

  • 思维导图102本书©82《我们仨》——杨绛

    文炳被这篇文章感动了 思维导图102本书©81<围城>--钱钟书 本书作者[杨绛]和上一篇 [钱钟书]是夫妻,听完这篇语音稿,被感动了...... 本书简介 本书作者杨绛,中国女作家.文学 ...

  • 何红雨 |这个世间最好的爱情(纪念杨绛先生)

    一半忧伤  一半幸福 她曾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把它念给他听,他当即回说,&qu ...

  •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文宋立煌    图/来自于网络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宋立煌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我们仨>,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读来,更惊觉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致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态. 随梦 ...

  • 读杨绛的《我们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作者:安静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沉沉黑夜,一个耄耋老人踽踽独行,她在找寻不见踪影的家人.这是梦境,亦为现实.她寻寻觅觅,梦便长达万里之遥. 这位老人,就是杨绛先生.她写的这本书,就是< ...

  • 读杨绛先生,悟简单生活

    #春日茶话会# 原创 文/晓斐 有时候欣赏一个人会毫无理由,可能是因为他的声音,可能是因为她的气质,可能是因为他的习性,可能是因为她的脾气.这么说的时候,似乎感觉回到了初恋的时代,但又好像比初恋多了一 ...

  • 读杨绛先生文章有感

    在西安大学上学时,教我们大学语文的是一个年轻的老师,长相文文气气的,说话也慢条斯理的像个女孩子,他上课要求不严,胆大的男生甚至敢在课堂上抽烟.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在学习钱钟书的<围城>一篇文章 ...

  • 杨绛《我们仨》:最好的夫妻关系,其实就这四个字

    原创时光了了  2021-04-05  -01- 世间总有那无法消弭的悲痛,让人在经年之后想起来,依然心痛万分. 就像在<我们仨>这本书里,钱钟书在和杨绛先生分别多年之后再见,说的那句让人 ...

  • 读杨绛先生

    近来开始迷上了走步,每天走一万多步,过敏性鼻痰的症状得到极大的缓解,没有象前些时候那样,天天有几场惊天动地的打喷嚏.老头约我去4S店取车,说是走着去.开着车回.虽然走着去颇有诱惑,但我还是说:不行,这 ...

  • 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节选)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幕,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 只我一人,站在荒郊 ...

  • ​杨绛《我们仨》:最智慧的人生态度,无非就三个字

    点击加载图片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一直以来都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甚至在很多个自己的人生关键时刻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家里门轴坏了,关不上门,她笑着说:"不要 ...

  • 杨绛《我们仨》:一辈子很短,一定要和有趣的人过一生

    生活恰如细水长流一般安稳平淡,哪里有多少轰轰烈烈呢?爱一个人,便是和他相守着过平淡安稳的日子. 杨绛先生写<我们仨>,记录一家人在飘摇乱世中的点点滴滴,读来朴实无华,却又动人至深. 有一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