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祥:新型抗凝药物研究进展及评价
相关推荐
-
心对话丨专家齐聚,再议房颤抗凝治疗的评估与用药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较健康人群显著增加,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高的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本期心对话,我们特别邀请到中日友好医院郑金刚教授和任景怡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海英教授 ...
-
医者必备 | 2019ESC急性肺栓塞指南,你需要关注的都在这里
早上的太阳 前天,呼吸半月谈第14期如期举办,我给科里的大夫们解读了<2019ESC急性肺栓塞指南>,我讲的是酣畅淋漓,他们听的倒也认真,但我总觉得有些信息的传递可能还需要加强,所以我就以 ...
-
抗凝治疗:是选择华法林,还是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
房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目前房颤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房颤患者的住院率、脑卒中率.致残率.病死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及时进行抗凝治疗 ...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7个问题,答案你都知道吗?
哪些人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当血管壁发生损伤.血流瘀滞或血液高凝状态时容易发生血栓,抗凝药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血栓的药物.口服的抗凝治疗药物包括两大类:维生素K拮抗剂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前者以华法 ...
-
一文总结四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应用
引言 口服抗凝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房颤.深静脉血栓栓塞和肺动脉栓塞的治疗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等.以华法林为代表的维生素K拮抗剂自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唯一和不可替代的口服抗凝药物,但同时具有其限 ...
-
围手术期抗血栓治疗,八张表掌握
外科手术病人因多种因素导致静脉血栓栓症(VTE)发生风险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病人在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同时使用抗栓药物,如何对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抗栓药物管理,这是外科医师常常面临的问题. 本文结合相关指 ...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研究进展(一)
[导读] 作者:慧海拾穗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研究进展(二)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研究进展(三) [摘要]随着基因组特征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准确诊断变得越来越必要, ...
-
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全球研究进展
当前我国临床上使用的抗凝血药物主要是肝素类抗凝剂.维生素K拮抗剂,虽然在抗血栓治疗上有较好效果,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起效慢.治疗范围窄,且均需加强血液监测[1].因常规抗凝血药物存在的不足,研究人员 ...
-
赛诺菲公布新型双抗技术研究进展:构建对称二价IgG样结构
自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双抗概念以来,双抗共上市 3 款产品,但其中一款产品因其安全性和疗效等问题退市.目前,双抗俨然成为抗体工程研发的 "香饽饽",然而其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
-
石油产品中新型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0前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增多,汽车尾气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酸雨也因此更加频繁,严重危害到了建筑物.土壤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更高的油品质量标准,进一步限制油品中的硫含量.烯 ...
-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2(a)-0026-03 [Abstract] Atrial fibr ...
-
新型丁腈橡胶非均相溶液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尽管均相加氢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用很少的催化剂就可以实现99% 以上的加氢度.但均相加氢催化剂仅能部分回收,残留的贵金属导致生产成本增高,以及严重影响HNBR产品性能.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均相催化 ...
-
新型高温高熵合金材料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出现的高温高熵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特点,在推动高温防护领域的材料科学创新发展与工程化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综合阐述了高温高熵合金材 ...
-
新型抗菌药物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叶静,肖婷婷,王雪婷,朱云颖,杨凯,肖永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03) [摘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对耐药细菌感染的 ...
-
【人物与科研】河南农业大学秦毓辰博士课题组:新型核壳金属基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领域的研究进展
导语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CO2RR)在解决大气中高浓度CO2问题.实现碳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核壳结构材料因其具有串联催化.晶格应变效应.缺陷工程等特点,在电催化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近日,河南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