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兴趣 先求稳定 再谈薪资

近日,赶集网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年应届毕业生,即第一批95后大学毕业生开始走上工作岗位,这届毕业生平均期望薪资为6174元, 其中9.5%的毕业生希望月薪超过10000元, 40%的毕业生对月薪的期望超过8000元,,但实际薪资与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有不小的差距,为5429元。我认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应该尊重兴趣,先求稳定,再谈薪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说:“兴趣比天长重要”;“雨果奖”获得者,科幻作家郝景芳在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只能做我自己最有兴趣做的事情,只能写自己有兴趣的类型方向的文章,只能真正发自内心、充满激情去干喜欢的事情。”只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岗位,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源源不断地学习,从而收获累累硕果。为了兴趣,蔡崇信放弃了580万年薪加入阿里巴巴,开始领取月薪500元的工资;为了兴趣,彭蕾放弃了老师的铁饭碗,跟着马云创业。如今,他们都是阿里巴巴的重量级人物,待遇更是人尽皆知。


当然,如果我们实在找不到感兴趣的工作或者自己尚未找到兴趣点,先找份工作稳定下来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物质稳定才能心情愉悦。丘吉尔说:“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也许,你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你在和同事的交流中,你会越来越喜欢上这份职业。即使最终你不能喜欢这样的工作,它也能为你积累一些经济基础,为你以后创业积累经验。马云在阿里巴巴创业成功之前,就曾经是大学的讲师。


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同样的,我们的薪资也是需要靠能力、时间、实践、效率、资历、人脉等综合因素逐渐提升的。是金子总会发光,青春年少的我们又何必在意一时的薪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