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飞幡青烟化永思

(0)

相关推荐

  • 坟墓 墓穴 坟莹有什么区别

    坟穴是错误的,不是词语. 坟墓.墓穴.坟茔的区别为: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坟墓: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 2.墓穴:埋棺材或骨灰的坑. 3.坟茔:坟地. 二.出处不同 ...

  • 刘有学丨九月的哀思

    去年9月3日,我去元场参加大表哥起埋大舅和二舅的葬礼. 大舅和二舅都是短命之人.大舅婚后不久即染上了类似于浮肿的病症,于28岁头上的六七月间亡故,撇下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三四岁,女儿才一岁多.之后 ...

  • 李端芹丨喜钱

    按我们老家的风俗,新媳妇进门第二天要回媒(回娘家),第三天要去男方家送喜钱.所谓喜钱就是新人婚后去男方家给仙逝的祖先送纸钱,送喜钱的时候需一位长辈带领,挨门挨户逐一送过,否则,仙逝的祖先要怪罪的.不知 ...

  • 悲哀一生的女人(上)

    悲哀 一生 的女人 作者:幸福密码    编辑:脉脉 自古红颜多薄命,我深深的相信这句话.她敲碎了我的酣梦:一张悲苦的脸上,残阳如血噬满伤痕累累的故事.她也是一个淌过男人河的女子,可没有电视剧里的女人 ...

  • 【随笔】又是一年十月一

    又是一年十月一 乾州蕞娃 时节临近寒衣节,恰逢周末休假,于是清晨早起,洗漱之后,归家省亲.祭扫(本地乡俗是祭祀需在正午以前完成).回到村中,不敢耽搁,赶紧沿着乡村小道朝公墓走去.入秋之后雨水丰沛,道路 ...

  • 清明,忆旧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4月4日,农历辛丑牛年二月二十三,晚上,21时34分,进入清明节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 纷纷细雨,总能让人想到一些过去的事. 清明节,是哭泣流泪的节,更是欢 ...

  • 「美文选粹」赵利民|清明上坟纪事

    作者简介 赵利民,男,汉族,1963年生,山西省稷山县人,爱好写作.在国内多家报刊.公众平台发表文学作品,现任山西省侯马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清明上坟纪事 清明上坟,是祭祖,每年都要给家里 ...

  • 【散文选刊】胶东散文年选·新媒体散文 杨正松|梨花思

    杨正松,重慶市秀山縣溪口鎮芭蕉人,出生於1952年10月.1974年在秀山三中高中畢業.於1992年考入秀山師範學校,畢業後相繼在芭蕉·楓香小學任教.2004年評為重慶市小學高級教師.曾於1992年在 ...

  • 普宁洪阳方氏家庙永思堂

    方氏家庙永思堂,位于广东普宁旧治洪阳城西门内东南侧,地处学宫之前方而内外城河交界的水关处.永思堂坐北朝南,其面阔三间,纵深二进,左右有火巷护厝,后有荫城,前为大阳埕,埕中近祠前立有石狮一对,埕边有官旗 ...

  • 【散文】陈青延/萝卜地里母爱深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用文字温暖世界 萝卜地里母爱深 陈青延 位于八百里洞庭湖腹地的农村是我的家乡,那里湖水烟波浩渺.土地丰腴肥沃.庄稼绿色环保. 也许是洞庭湖平原的水土特别娟秀灵气,养 ...

  • 【散文】张新法/弦弦掩抑声声思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张新法 龙应台说:"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

  • 【西南文学•散文】叶华青/江西/午后微雨中遇洪崖丹井

    西南文学·散文 --微刊总第1435期-- [作家简介] 叶华青,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江西省十大实干政协委员""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已公开发表诗歌 ...

  • 王国友今日赋诗志哀,纪念父亲辞世七周年,以表永思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卜算子·思父 父去整七年,梦里常相见.询问儿孙暖与寒,把我声声唤. 梦醒忆从前,电影频频现.五十多年点点滴,渐渐连成片. 纪念父亲辞世七周年 椿堂一别七周年,往事悠悠 ...

  • 散文天地 | 杨柳青:二姨

    二姨 杨柳青 我母亲兄妹6人,姊妹3人,在姊妹的排行中,母亲是老大,老二就是二姨了.天性聪慧的外婆一直对自己的娘家念念不忘.也许是对娘家有着深厚感情的缘故吧,待我母亲和二姨成人以后,外婆相继把她们姐妹 ...

  • 散文天地 | 柳青秀:红裙子

    红裙子 柳青秀 十二岁那年初夏,我在作文比赛中获了奖:一张奖状.一支钢笔和一本软面笔记本.在厨房忙活的母亲,目光里分明露出欣喜,却怕我因此骄傲,便装出轻描淡写的的样子,将还没来得及洗净的手,特意抹了香 ...

  • 探村浙江新昌 | 南山古村,这里的王氏永思祠古意悠悠

    浙江绍兴,新昌,南山古村落. 位于儒岙镇,天姥山下千年古村南山村,古朴而宁静,一景一物无不写下岁月的沧桑. 古称南屏,因位于天姥山南麓,且群峰形似屏障而得名,后改称南山.据考,南朝梁·任昉<述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