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瑜 | 略论白族的形成
相关推荐
-
白族
这是 Google 对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3933.htm 的缓存. 这是该网页 ...
-
西行漫记·32 大理,被制造的浪漫之城
曾经那么多你认为重要的人和事 终也如眼前的影像般 飘忽而去 --※※※※※※-- 01 从大理到洱海 早上从丽江出发前往大理市,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 以前,大理的名字比丽江更响亮.老一辈人都记得&l ...
-
洱海,又称昆弥(明)池(川)
汉代称洱海叫昆明池,白族先民叫昆明族,白语称海为"阁"(gaod),唐代<蛮书>中称滇池为东昆池,亦系白语"咚阁"(dvf gaod),即东海. 洱 ...
-
(56)南诏大理武侠风
苍山洱海耶稣光 白族民居 洱海傍晚 洱海小普陀 大理古城 大理五月雨绵绵,锣鼓喧天登龙船. 洱海碧波连广宇,苍山云雾接九天. 共饮香茶整三道,白族少女舞翩迁. 崇圣三塔历唐宋,观音大师渡有缘. < ...
-
白族脉络
第一部分, 白族族源.南诏前云南存在的部落.白族语言等系列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罗列前人研究的云南地区南诏以前群体变迁史来窥视民族脉络.着力点在于中原王朝起伏的大背景下对云南地区部落政权的 ...
-
唐朝和南诏的关系为何密切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特别集中的地区,其中较大的民族为白族和彝族,这两个民族古称南诏国,在唐朝时接受唐朝的领导,而且双方关系十分密切,中间有和有战,但主体以和为主,那么,为何唐朝和南诏国关系密切呢? 南诏 ...
-
南诏国之十诏的白语剖析
唐代樊绰著<蛮书>曰"六诏并乌蛮又称八诏,盖白崖城时傍和剑川矣罗识二诏之后". 历史记载,开元六年蒙归义攻石桥城,阁罗凤攻石和,亦八诏之数. <蛮书>说六诏 ...
-
中国著名纳西族历史学家方国瑜对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
摘要:方国瑜先生在当代于中国民族史.西南历史地理.云南地方文献.纳西语言文化等领域都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本文以<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为研究文本,探讨方国瑜先生对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方 ...
-
龚荫 | 西南民族史地理学的一代大师——回忆方国瑜先生的治学方略
西南民族史地理学的一代大师--方国瑜先生虽已去世,但他的精神.师范永存.他是我们永远敬重.怀念的导师.他的音容笑貌,待人诚恳真挚及淳淳教导我的态度和苦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一 ...
-
丁存金:方国瑜先生与傣族史研究
摘 要:方国瑜先生是一代滇史拓荒大家,对西南民族史研究贡献巨大.1936年回乡任教之后就着手搜集傣族史料,1943年出版<滇西边区考察记>,1958年出版<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 ...
-
丁存金:方国瑜与元代西南边疆史地研究
摘要:方国瑜因心系西南边疆而回乡任教四十余载,一生勤勉治学,成为一代滇史拓荒的大家,在云南地方史.民族史.西南边疆史.云南地方文献等诸多方面研究成果丰厚.方国瑜在梳理云南地方史期间,留心研究空白的元代 ...
-
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是现代中华民族建设与认同的基石——方国瑜《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研究之一
摘要:"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是方国瑜先生长期研究中国各民族历史提出的理论认识,是一个立足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原创性总结,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其核心论点是强调各民族之间 ...
-
方国瑜 | 试论“大理图志”诸问题
本文运用史料,作了考证,说明大理段氏后期曾编有"大理图志"一类的书,为元初编撰<云南图志>的蓝本.本文指出<云南图志>中的谬误,力求弄清"大理图志 ...
-
铁笔铸史的礼赞 ——重读方国瑜和《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
方国瑜 (1903-1983),字瑞臣,云南丽江人,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文献学家.方志学家,是西南民族史的开拓者.云南地方史的奠基者,被学界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 腾冲城 ...
-
方国瑜自述
方国瑜 (1903-1983),字瑞臣,云南丽江人,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文献学家.方志学家,是西南民族史的开拓者.云南地方史的奠基者,被学界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 国瑜生 ...
-
方国瑜 | 云南地方史导论
日月恒升,天地常新. 用一句网络时髦的话来说:21世纪10年代马上就要结束了! "滇史"近一年发布的文章多关于云南地方历史与文化,刊发相关文章100余篇,对授权在本号发布文章的各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