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祗”、“衹”之辨
相关推荐
-
试论《汉语俗字研究》中提到的“一个不解之谜”(從“聖”到“圣”)
张涌泉先生的<汉语俗字研究>提到"有一些异形借用字,其来历是不大清楚的."且举了一个例子即"圣"."聖"二字之通.并云" ...
-
釋海昏木楬之“㧼”字
據<海昏木楬初論>(收入朱鳳瀚.柯中華<海昏簡牘初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12月)一文,海昏墓出土木楬有下引文字作: 涓繫復屬一領白丸緣綸絮㧼一斤
-
《汉语俗字研究》疏误七(“约”与“省” 附:“□(上厶+下乙)“)
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研究>中讨论了"约"与"省"两字(见下图).对此裘先生亦有按语. 这两个字是否因受别的字影响产生了潜意识而改变字形了呢? 先谈一 ...
-
《汉语俗字研究》疏误九(“祯” )修改版
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研究>中讨论了"禎"字的相關问题(见下图),并认为陆增祥跋误. 实则不然.因所涉多字,下分论之. 一."禎"."貞&q ...
-
《汉语俗字研究》疏误八(“聽” 附:“□(左金+右刃)”)
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研究>中讨论了"聽"字的俗字(见下图). 并以为"廳"字产生于六朝. "廳"字是否如张先生云产生于六朝呢?实 ...
-
做和作
这些熊孩子,把字写成这样,你妈知道吗? 作和做分不清,教给你个办法,就不用这么改改改了! 作,从字源上来看,各家说法不同,有的说象占卜时整理龟甲的样子,有的说是耕田的耒耜,有的说象衣领初作的样子.不管 ...
-
《汉语俗字研究》疏误六(“苽”)
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研究>中讨论了"苽"字(见下图),以其为赘旁俗字. 实则不然,"苽"字并非赘旁.此字<说文>中就有(见下图),< ...
-
明代啟蒙識字讀本
以下<新編對相四言>為昔時一種圖文對應之蒙學圖書(類似於現今之看圖識字),圖中每件物品皆與其右側之漢字相對應,對於今人考證古代名物亦有一定參考價值.此本共八頁(16單頁),收388字,30 ...
-
新書丨《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十一輯)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 (第十一輯) 主辦: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出版社:巴蜀書社 定價:70元 ISBN:978-7-553 ...
-
读《研究敦煌俗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札记
聊以此文献给世界读书日 22日偶见写本文献学微刊,刊发了張涌泉先生<研究敦煌俗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高论卓见令人击节.今略为补证以志钦佩. 1.例一中关于 字,有如下论. 案:应该说其实& ...
-
何山 | 宋遼金碑誌文字校讀劄記
秋季养生 摘要:俗字繁蕪是古代石刻等寫本文獻的突出特點,一字多形.多字同用爲其典型表現.衆多俗變形體造成漢字字際.字詞關係錯綜複雜,容易引起正俗字和字詞對應的人爲誤判.科學考釋宋遼金石刻誤釋誤辨的訛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