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53|修德与损德

修德与损德

今天讲两句:“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朋友之间要懂得互相劝告行善,相互进步,这便是修德;如果朋友有错又不能告知,那么朋友双方的品德都会有亏损,这便是损德。

小时候,父母常常告诫我们一句话:教人做麻做布,不要教人赚钱的门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觉得这句话有对的道理,但也有不对的地方。“做麻做布”可以代表是一些具体的技能,现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有了具体的技能也就意味着有了“赚钱的门路”。说这句话不对,是因为这句话的背后,还涉及到普通人一种常见的心理,就是怕别人富裕,尤其是怕身边人超过自己。其实,别人超过自己是必然的,反正不是张三就是李四,何况年轻人必定是超过中老年人呢。一个人比较值得担心的就是这个人老觉得自己厉害,其实我们应该努力做帮助别人超过自己的事情,尤其是作为教师,就是要努力帮助学生超越自己。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教我数学的是苏英能老是,他现在已经退休多年了。他当年讲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要是学生不能超过老师,那么老师有什么用呢”。其实助人本身是积德的行为,我们应该多做。至于钱财,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世界上大部分的钱财都是有主的;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钱财多是无主的,唯有厚德者居之。因为钱财如流水,水往低处流,所以唯谦卑低下者才能得之。不过,如果真要帮助人,就应该帮助人修德,因为单纯教人“做麻做布”还不够,还要教人积德行善。

损德的类型有很多,而且有一些我们很多人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做。具体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讲话。俗话说,刀子割手,肉痛;说话伤人,心痛。讲话最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长辈们常常劝告年轻人讲话要留点口德,目的是要告诉年轻人讲话要懂得留分寸。另外讲话的本事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不过西方人似乎比东方人更重视讲话能力的培养。但把讲话作为能力的培养当然是不够的,还应该把讲话作为道德的重要载体来对待,因为德可从口出,祸亦可从口出。

二是身体。从表面上看,损身体和损德是两码事,其实一个人不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损的不光是身体,还有道德,因为身体也是道德的载体。例如年轻人日夜颠倒,饮食胡乱、作息无度,表面上是在损身体,实际上也是在损德;随地吐痰,或者经常吐痰的人,这人的脾胃可能会有问题,何况吐痰是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这些都是在损身体和损德。

三是心念。有些人没有胆量去干违法的事情(当然干了违法的事情,既是违法也是损德),但内心常常有邪恶的念头,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念头邪恶不能说是违法,但绝对是损德,要不然为什么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呢?还说“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讲的就是要求我们不断净化内心,去除恶念。

损人的本质就是损德,助人就是积德。在所有损德的做法当中,最“恶劣”是莫过于损阴德;当然在所有积德当中,最好的莫过于积阴德。因为德有阴阳,阳德意味着看得见摸得着,积阳德者得阳名,得阳报。一般来说,积阳德如同存款,把钱存在银行。但积阴德的“本事”更大,不光自己可以得到回报,子孙后代还依然可以得到回报。用司马光的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为儿孙积钱财,不如给后代留功德”,因为“留钱财给子孙,子孙不一定能够守得住;留书本给子孙,子孙不一定读书;但给子孙积了阴德,子孙就一定能够长久”。

但愿诸君能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常能积德,无论阳德阴德,只要持之以恒,自然会得到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子孙昌盛的福报

(0)

相关推荐

  • 阳德和阴德的区别是什么

    艺述史官方原创   常听别人说,人呐,活着得多做善事,少做伤天害理的事,积阴德才能造福子孙,<易经>里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里的余庆就是给后世子孙带来的福报.那什 ...

  • 这一生该为孩子留下点什么?世人都留错了!

    用指尖流淌的文字,滋养着有缘的灵魂 社会竞争太激烈了,我这辈子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少奋斗几年吗?指定要给孩子留点东西啊. 弄两套房子,工作给他安排好了,再留上几个小目标,够他这辈子花了,我也就可 ...

  • 以石说德 石说《弟子规》

    2021年5月9日上午,在西南医科大学鸿文楼二楼阶梯教室内,泸州女子愛石协会百合会长,为医大240名大学生开设了三个课时的以石说德"石说<弟子规>"讲座,参加活动的还有 ...

  • 读圣人书,立君子品,集圣贤道,做有德人——《弟子规》全文解析(一)

    ​读圣人书,立君子品,集圣贤道,做有德人--<弟子规>全文解析(一)  sunset 2019-03-29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

  • 弟子规43|德乃真财富

    德乃真财富 今天讲几句:"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句话意思不难理解:"个人的道德.学问.才能技艺是最重要的,如果在这方面有不 ...

  • 弟子规47|德是人之道

    德是人之道 今天讲几句:"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名望名声自然大:大众敬重的往往是一个人的德行,而不 ...

  • 【乾訸书苑】弟子规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了无痕老师讲国学,喜欢这些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谢谢!

  • 《中国人的家训:弟子规》第81集—–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上)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德行天下爱满人间 我们共勉一起永远铭记: 我是善德使者 开启善德能量 用心感动生命 弘正道启善德做榜样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用心将传统文化教育传 ...

  • 《中国人的家训—弟子规》第29集:德有伤 贻亲忧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德行天下爱满人间 我们共勉一起永远铭记: 我是善德使者 开启善德能量 用心感动生命 弘正道启善德做榜样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用心将传统文化教育传递给每一个人 造福每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 《弟子规》图文详解 全文注音 有声读诵 视频易解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弟子规>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