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沅:胡琴过门的起头锣鼓杂谈

 倒板:有大倒板、小倒板、中速倒板之分,每种倒板都是代表着一定的情绪,因而起头锣鼓也有了区别。

 西皮倒板:用《四郎探母》来谈,这出戏共有九个西皮倒板,在尺寸上是很少相同的,铁镜公主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内院”,这一倒板为小倒板,起头锣鼓则用小锣摇板凤点头;回令时四郎被捆,公主念白“驸马醒来!”四郎唱的“殿角下,绑得我昏迷不醒”,这个倒板与公主的倒板尺寸相似,而起头锣鼓用的大锣摇板凤点头;杨宗保与萧太后的两个倒板,皆称大倒板,尺寸慢,起头皆为大锣倒板。四郎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也是大锣倒板,却比杨宗保的倒板稍快一点儿,跟“见娘”时四夫人所唱的倒板尺寸是相同。因此说倒板为了表示各种不同的情绪,就有快、慢之分。起头的锣鼓也略有不同。

梅兰芳 李少春之《四郎探母·坐宫》

 二黄倒板:用小锣摇板凤点头的很少见,仅是少数戏里有,如《望儿楼》里,老旦唱就用小锣摇板凤点头,据我体会,假如认为哪一种合乎剧情就用哪一种,是完全可以的。

 大锣倒板:西皮二黄起头同用,也是分快慢与中速的尺寸。

 西皮摇板:起头锣鼓有纽丝、散板凤点头、散长锤(有人称为反长锤,那是误称)。

 二黄摇板与西皮摇板相同,堪注意的是摇板每一句中夹一锣,这锣是相当重要,它可算代表一个小过门,必须跟唱腔、胡琴在尺寸上快慢一致,稍有疏离则不相宜。

 纽丝是二黄摇板的好友,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其次便是散长锤了。

 西皮散板:起头锣鼓有凤点头、拗锤、抽头长锤。

 二黄散板:起头锣鼓有凤点头、抽头、小锣凤点头、小锣抽头,没有长锤。

 西皮倒板接原板:连接的锣鼓有长锤、垛头、四击头仓达、扎多乙。

长城公司灌制唱片场面

 二黄倒板接顶板回龙:连接的锣鼓有长尖帽儿头、四击头仓达、帽儿头哆罗、四击头垛头、长尖垛头。其中四击头仓达现在已很少用。《一捧雪》戏里的倒板接顶板过去是用四击头仓达,以后改用四击头垛头,四击头垛头的确比四击头仓达好。

 另外谈谈:假如一出戏里有两个老生皆有二黄倒板接唱顶板的唱腔,如《搜孤救孤》,我个人认为应该让程婴的唱用四击头垛头,而公孙杵臼“法场”的那一段可用长尖帽儿头,不使两相雷同。

孟小冬之《搜孤救孤》

 西皮快板:起头锣鼓有凤点头、长锤、抽头、紧锤、硬五锤、三下锣。

 流水板:起头锣鼓有长锤、拗锤、凤点头、扎扎仓(大锣)、扎扎才(小锣)、三下锣。

 快板与流水是相同的,不同的仅是尺寸,快板较流水快。还有种叫垛板,也跟快板相同,所不同的就是演员把唱词联起来唱。

 二六板:起头锣鼓有干起的哆罗,大锣垛头、小锣垛头达……达才哆罗、长锤垛头后面加哆罗皆可。是凡唱的二六板起头锣鼓不管用什么,必加哆罗然后起62。老生就稍有不同了,如《定军山》黄忠唱“在黄罗宝帐领将令”这段二六,“在”字就是空板,而是“黄”字在板上,起的时候是:

 黄字在板上,不能用62起,如果一定要用过门也可以,胡琴便拉621,从上起唱便是这样:

 这样处理,也是为了不乱板位。

 西皮原板:起头锣鼓有慢长锤、垛头、扎多乙。

 二黄原板:起头锣鼓有扎多乙、帽儿头、大锣垛头、长锤小锣垛头,现在用帽儿头的不多了,过去《洪羊洞》杨令公上魂子唱原板是用的帽儿头,后来觉得很难接,改用了长锤,按理,这戏里用帽儿头好,因为八贤王唱是用长锤,两个长锤重复了。

杨宝森之《洪羊洞》

 西皮慢板:起头锣鼓有长锤垛头、垛头、扎多乙、帽儿头、小锣垛头(老生青衣相同)。

 二黄慢板:起头锣鼓有长锤垛头、小锣垛头、大锣垛头、大锣小锣的抽头、帽儿头。

 反二黄慢板:起头锣鼓有帽儿头哆罗、小锣帽儿头哆罗、扎多乙(用扎多乙时,要在扎多打出时就入,不要等到乙,因此又称“两下入”。

 反二黄原板:起头锣鼓有长锤、垛头,抽头加垛头。反二黄原板完全是老生唱腔用,青衣没有反二黄原板。梅先生在《廉锦枫》里唱的反二黄原板和反二黄倒板,是由于戏里不适用反二黄慢板,我就和梅先生研究创作这两个板的唱腔。

梅兰芳、朱桂芳之《廉锦枫》

 南梆子小倒板:起头锣鼓有五击头哆罗(小锣),南梆子小倒板与普通的小倒板不同,它是上板的倒板,不是散拉,因此南梆子小倒板接南梆子时用一下“答”便起过门,《得意缘》里就不同了,倒板完了用三下锣“仓仓仓”接过门,不过胡琴的过门也就不同了。

 四平调的慢板、原板皆与二黄的慢板、原板同。

(《徐兰沅操琴生活》)

(0)

相关推荐

  • 女起解【第一场】锣鼓提纲

    作者:琴缘先生 女起解[第一场]锣鼓提纲 [撤锣:大台︱仓才︱仓才︱仓才︱仓才台才︱仓台才台︱仓|台|台︱台令台] 崇公道(内白) 啊哈. [小锣五锤]台台︱台令︱台 (崇公道上.) 崇公道 (念)  ...

  • [转载]白帝城锣鼓伴奏提纲

    原文地址:白帝城锣鼓伴奏提纲作者:琴缘先生 白帝城锣鼓伴奏提纲 有请皇伯[大锣导板头]刘备(内西皮导板)白盔白甲白旗号, [吊钵回头](四龙套.关兴.张苞引刘备同上.) [单楗子凤点头] 刘备(摇板哭 ...

  • 刘吉典:略谈京剧音乐

    刘吉典:略谈京剧音乐 刘吉典(1919-2014),京剧作曲家 京剧音乐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剧本文学.表演.美术等有机地联系着,构成了完整的京剧艺术形式.京剧音乐从其组成的内容来讲,应该包括打击 ...

  • 徐兰沅漫谈胡琴:早年胡琴四大家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胡琴究竟是历史上什么时期流传到我国来的,这些有关历史知识的见解,由于我知识浅薄,是无从谈起的.我仅知中国原有的民族乐器,皆是单字名,如琴.瑟.笙.箫等,这都是我们原有的.大凡是以 ...

  • 徐兰沅:京剧胡琴讲究哪三“准”?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京剧胡琴得讲究三准,哪三准哩?一是耳音准,二是定弦准,三是摁字准.这三方面最主要的是耳音准.两弦的纯五度关系,把位是否正确,指音是否准,都是 ...

  • 陈纪滢:我记忆里的徐兰沅先生

    徐兰沅先生 徐兰沅先生的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大门,进入仪门,就是一个大四合院,东厢房五大间,作客厅;南房三间,作饭厅;然后再越过垂花门,进入内宅,东西厢房各三间,北正房五间.后面好像还有花园子.客厅里布 ...

  • 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唐鲁孙(1908-1985),满族,他塔拉氏,本名葆森,字鲁孙.镶红旗人,珍妃.瑾妃的堂侄孙.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 ...

  • 徐兰沅说京剧板鼓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单皮鼓: 单皮鼓的名称,是因为凡鼓皆两面蒙皮,而它仅是一面蒙皮,故称其为单皮鼓.当年鼓造得最好的响器铺要算苏州的"老悦来". 很早以前的单皮鼓,与现在的略有不 ...

  • 徐兰沅:京胡定弦应注意的事项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京胡的两根弦定好后就是"纯五度"的关系,决不能有丝毫的讹错.我平时说的京胡要三准,第一就是要定弦准.有少数的琴师就不太注 ...

  • 徐兰沅:“目下之欲演戏者,谁肯下苦功夫用老戏砸底子?差不多全想速成”

    目下之欲登台演戏者,谁肯下苦功夫用老戏砸底子?差不多的全想速成,用那出学那出,即至要用老戏的时候,就感觉失去机会了.从前内行学戏,并没有开门就学<失街亭>.<借东风>.< ...

  • 徐兰沅:谈小花脸与萧长华

    小花脸的行当大体上分"文丑"与"武丑"两门,细分起来就多了.当年北京的戏班里没有彩旦,需要时由丑角代替,后来上海的戏班里有了,北京也就仿而效之.不仅这一点,例如 ...

  • 徐兰沅:一名好琴师的基本素养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戏曲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唱不了<八仙庆寿>.意思是说,无论是主角.配角以及文武场直到旗.锣.伞.报,他们虽有主次之分,但都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