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绝验案

初诊:2013年12月16日。周某,30岁。2013年10月9日孕足月剖腹产1婴儿。现产后70天,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色鲜红,质稀,下腹偶有隐隐不适,伴有腰酸痛,白带色白质稀,倦怠,纳一般,寐安,二便调畅。辅助检查:(2013-12-9)妇科B超:宫腔内团块(3*4*7mm)既往月经规则,9天/26-28天。个人史:1-0-2-1(1次药流后因胎物残留行无痛清宫术,1次无痛人流)否认产后性生活史。妇科检查:外阴(-),阴道畅,分泌物量少,宫颈流血(闭合),宫体前位,常大,质中,活动可,压痛(+),双侧附件(-)。舌苔脉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诊断:子宫内膜炎。

方药:荔枝10个  贯众炭20g  荆芥炭10g  阿胶10g  地榆20g  槐花20g  仙鹤草30g,4剂。

复诊:2013年12月20日。进药一剂,阴道出血即净,腰痛减轻,精神转好,舌脉同上。

按语:患者剖腹产易致气血耗伤过多,且产后长时间阴道异常出血不止,气血愈虚故倦怠。肾为封藏之本,肾为腰之府,产伤易损伤肾气,肾气虚,气血失固,故长期阴道出血,腰部酸痛。长期阴道出血,胞门开放,邪毒易趁虚入侵,入里化热,损伤冲任经脉,热与血互结,阻痹胞脉,不通则痛,故下腹隐痛且有压痛,阴道出血不止恶性循环。长期如此异常出血,将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为此,应及时辨证止血为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贯众炭、地榆、槐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荆芥炒炭减轻其辛散作用,引血归经加强止血;阿胶既可补血,又可止血。荔枝核为肝经血分药,行血中之气药,用于诸多止血药中,达到止血不留瘀,马老师认为夹有肾虚者,将荔枝核换成荔枝,在行气的同时有补肾的功效。肾草即仙鹤草,补肾,收敛止血,对肾虚腰痛及阴道异常出血疗效佳。全方标本同治,行血、补血寓于止血中,使止血不留瘀,行血不动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