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们别慌,我给你们上菜

前几日出差HK,感触颇深,能够了解到,在大陆旅行都是换了个地方吃,而到了HK起,竟真有了旅行之味,此处无他意,世界之大,绝非臆想中可有止境尔。

聊最重要的——食,HK地势优渥,但寸土寸金,不像我们大陆地广物博,蔬果成林。在港岛上任何一家餐饮店,我们常见的绿意菜肴都甚为稀微,最多止于汤面上漂浮的二根芥蓝。我在翠华餐厅吃咖喱吉列猪扒饭,干脆就是一块份量超足的黄金炸猪排,一坨米饭,一份特别正的咖喱汤,其中蹲着两颗马铃薯,是的,没有任何和绿有关的颜色。

港式餐食多油炸荤腥,芝士什么的更是重头戏,初到几餐觉得好鲜爽,终于不要再吃妈妈的稀饭炒青菜啦!几日下来,浑身不畅,胃亦疲软,没有青菜不生活的真理也开始烙印在眼里心里。

不过港式餐饮很重要的一个点是加配饮料,不论汤面,还是三文治菠萝包的西式餐点,亦或中餐,都少不了咖啡、冻奶茶、冻柠之类的饮料搭配,想起我从小的汤粥习惯,地域差异尤为显著。

By 小咖 2016.08.24

感谢:一路辛苦的大大姐

港式手机合辑

▲出于行程奔忙,都是去声名远播的超火爆老牌店,高朋满座什么鬼的,加上我都是独自出行,就没那么好意思端出相机咔擦消毒(毕竟相机实在个头大),手机拍的凑合看。

宝宝们别天真,我没打算分享在HK的各种,我只想给你们上菜。

家院小森林8月份的产出量让我和父母都吃到撑,每餐都妥妥的三大份蔬菜,吃草的生活,真·健康:)

空 心 菜

▲夏季青菜之王,没有不服的吧。空心菜,我家方言叫“庸菜”;网友沉舟:重庆话叫“藤藤菜”;网友何崽崽:客家话叫“蕹菜”;网友凉:衡阳话叫“蒽菜”;你们那儿,叫什么呢?

四季豆&长豆

▲豆角是可以储藏的蔬菜,之前的文章里也有具体说到。

萝 卜 菜

▲白萝卜的“脑袋”是一把青葱的岁月。

尖   椒

▲尖椒炒蛋,尖椒炒茄子,怎么都好,它是配角,但它从不辜负。

苋   菜

▲上图是它们幼稚时期,下图是迟暮时期了。

豆   苗

▲这张没什么亮点,初期作品,主要就是暗调光影。

蕨   菜

▲我妈有点苦,每次炒菜前都要问一句拍完了吗。蕨菜当时未下锅前因为没问我,就炒了,我没拍到生菜的时期。

盖菜&酸菜

▲酸菜是由盖菜晒干腌渍而成的,和贵州的酸菜并不相同,同雪菜也不相同,口味略酸,但母亲会下重油和辣椒翻炒,这滋味,下酒都是担当。

香   菜

▲吃不来的举手我看看?没关系,我吃给你看:)

紫 白 菜

▲偶然在县城的超市里买到的紫白菜,我觉得颜值太高,下锅过水汆熟,就着丁香鱼酱吃,别有风味。

鱼 腥 草

▲我当它是菜,不过为了掩盖它的腥味,单炒是万万不可的。

苦   瓜

▲这款食材的成菜图并没有拍摄好,所以这里不放了,下次再补上。

丝   瓜

▲小时候奶奶中饭会煮一份丝瓜汤,略浓稠的汤汁,也能浇饭拌着吃。

瓠   瓜

▲方言里叫“拔葡”,就是它,可以做水瓢,过去的时代,大家就是用它来盛水载物,我让母亲给我留了一个,今年就可以拥有新鲜的“拔葡瓢”了。

素面兰心

▲只想一碗素面吃到天荒地老,我决定拒绝荤腥2小时:)

八月小森林

▲八月的家院小森林,初见硕果丰丰,风雨之下,尽藏笑颜。

photo by 山林食纪-小咖

你的家乡有什么神奇的古法传说抑或传统美食?

欢迎你和我分享,也许有机会一起把这些承载了历史光阴的美好食事纪录下来,传承文化,共尽绵薄。

▼▼▼

。生命坦荡,如此这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