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菊坛旧闻录》 且说四小名旦(4)
相关推荐
-
【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一)初出茅庐
前言 张君秋早期艺术活动的自述文字收入1983年出版的<张君秋艺术散论>中,以<我的艺术道路>和<我的少年时代>两篇比较集中 ,其他纪念类的文字中也包括零星相关内容 ...
-
【独家】寻找杨荣环 之 提携
拜师后的杨荣环总算是踏实了许多,依然住在梅公馆,但对北归的事,暂时还没打算,表面上很有乐不思蜀的样子,私下里却是暗自使劲. 杨荣环此次到上海,除去拜梅兰芳以外,主要还有观摩梅兰芳的演出,可是在天蟾舞台 ...
-
【原创】1948年马连良赴港之前
马连良先生 马连良受"汉奸案"的牵连,为求脱身,散尽家财四处打点,总算在1947年6月份宣布查无实据.不予起诉.为了还债,马连良通过夫人陈慧琏公关,说动张君秋.叶盛兰,以" ...
-
观黄金戏院《乌龙院》《白门楼》《打渔杀家》记
黄金戏院改组之后,取消案目包办制,一切设备皆照最新式影戏院办法,观众称便,而第一批平角又有马连良.张君秋.叶盛兰芙蓉草等,角色齐全,故生涯不恶. 日前友人杜君约往一观,是日有马连良芙蓉草之<坐楼 ...
-
【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十)1938年
2021 元旦快乐 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十) ▶1938年 马连良.张君秋<打渔杀家> 进入1938年,张君秋更加忙碌.经过与王又宸.马连良.谭富英的合作演出,已经初步获得京.津.沪京剧观 ...
-
【文摘】《菊坛旧闻录》 且说四小名旦(3)
宋德珠以武旦挑班 宋德珠是北平人,历代在崇文门外开茶馆为生,他是以茶馆小开身份,考入了北平戏曲学校,攻学武旦. 北平戏曲学校是以德.和.金.玉四个字来分班级,每一次招生不过相隔一两年,不像富连成每一科 ...
-
【文摘】《菊坛旧闻录》 且说四小名旦(2)
毛世来刁钻又精灵 毛世来是民国九年(1920)出生,北平人,他一共兄弟姊妹五人.大哥毛庆来,坐科斌庆社,工武生武净,是李万春.李少春的先后辅弼.大姊(行二)嫁给陈盛荪.三哥毛盛荣,是富连成四科学生,工 ...
-
【文摘】《菊坛旧闻录》 且说四小名旦(1)
在国剧界,除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以外,还有雪艳琴.章遏云.新艳秋.金友琴四人称"四大坤旦".后来,又产生了所谓"四小名旦&qu ...
-
菊坛旧闻录之程砚秋[下](丁秉燧)
四.剧艺特色 在本文的第一段"家世与师承"里就曾谈到,程砚秋的嗓音狭窄,有如童子,在十几岁登台的时候唱大路老腔,观众还能原谅他的嗓音,只拿他当孩子.如果成年 ...
-
【梨园训诂】“口述史”与“文献史”的辩证——由《菊坛旧闻录》说开去
<菊坛旧闻录>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台出版的一部"回忆录"式的文集,作者丁秉鐩,他是60年代台湾广播电台主持人.这部著作1995年10月由戏剧出版社再版发行,可谓海峡两岸 ...
-
津门菊坛轶事2(作者:程滨先生
卢松云:王悦虽以京胡名,而月琴绝佳.尝问彼:"何不操月琴?"对曰:"不知谁能居此位耳."言时以目视身旁空位,盖京胡所在也. 天津青年京剧团于电台录音,盒饭皆由崔 ...
-
津门菊坛轶事1(作者:程滨先生
[博主絮语]这篇"津门菊坛轶事"很八卦.据说作者是津门一位年龄不大的中学语文教师兼京剧名 票,想必与津门京剧名家过从甚密,否则哪里知道这么多"秘闻"?又说该师古 ...
-
【每日诗话】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掌管专一把捧帅字旗一员
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 彭靖(1923-1990) 彭靖先生字岩石,湖南涟源人.长期任中学语文教师,"文革"后调入湘潭大学,任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筹建中国韵文学会,创办会刊,贡献颇多. ...
-
【每日诗话】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掌管专一筑梁山泊一应城垣一员
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 富寿荪(1923-1996) 寿荪先生力学成才,生前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上海文史馆馆员.博稽群籍,学殖渊深,校勘选注诗词文集多种,嘉惠士林.其<清诗话续编校记>,钱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