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就是在和自己的魔障做斗争!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世人也越来越热衷于宗教和修行。尤其是面对日益增大的社会压力,人们都渴望寻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希望找到支撑人生的信念。与世事繁华相对照,道人的生活看似清淡,但在面对云卷云舒的时候,却始终能够保持一份去留无意的心。这,大约便是修行要达到的境界。

道家修行,必然强调以什么样的心,去面对人生的所有际遇。再反观世人眼中的修行,却早已经变了味道。人们蜂涌进深山老林,只为了缅怀一下曾经的隐者;人们挤破头去学琴棋书画,大多人都只不过附庸风雅;人们强调通达天人宇宙的修炼,又总是被魔头骗取了信仰。再论及放生祈福、论及丹道同修、论及邪灵附体……如此“无量功德”等等,看似都是信仰驱使下的善念善行,然而最后总是被黑心人的猫腻捉弄,使众多无知的徒众成为利益的羔羊。这其中,不论是因为对修行的理解出现偏差,还是被人蒙骗而误入歧途,其实都是没有读懂修行二字的真义,是被自我生出的魔障困扰了情智。

须知道,信仰并不是值得拿出来炫耀的资本。道经中说,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此经年之劫,便是在历尽魔障,以求澄清身内迷云,见得心中星朗月明。祖师又曰“澄心去欲”,心生之欲念,就是人们的最大魔障。

修行本要归于性命二字,想要实现真正的修持,就要先从生活中做减法,使自己从一个复杂的社会人转变成为简单与纯一修行者。这份减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去是非之念

对一位淡看世间变化的修真者而言,凡尘中的纷纷扰扰无非只是名利两个字在作祟。因为有所贪着,就难免起争斗、生两舌、论是非。这正是修行路上的首要魔障。

细看众生百相,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其实并不是用三两句话就可以界定的,然而我们却总是受着舆论的牵引,积极投身于各种各样的网络骂战中,对一切不合于自己价值观的事物进行道德上的评判。网络给予所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权利,却也蒙蔽了你我从基本事实出发的眼睛。你以为的是与非,或许正是他人眼中的非与是。如此吵吵闹闹无休止,又何来修行一静心呢?

与其花费气力去评价别人的是非,不若勤于思考自己的德行。常从悔中悟,才可使三省的过程具备价值和意义。眼见的是他人,归根的还是自我。

其次,要去分别之心

世间人人都在修行,各自法门不同而已。若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修行人来高看一等,却又把芸芸众认作成爱河苦海中的受难者,这便是对修行有了分别与高下的对待。道生天地万物,从不曾制作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人们又怎么能用同样的法门去修证呢?

人们之所以会对不同于自我的存在产生分别,仍然基于是非的观念,并且立足于自以为是的思想之中。于是你和我的方式是否一样,就可以想当然推论出你的对错。庄子说,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切不过是人们自我的价值判断。莫起分别,是在告诉人们修行并不会使某个人变得崇高,只会使他从此更加和光同尘。人生的终极意义也不在于享受物质的丰沛,而是要去洞明“我”何以生死的大命题。万物生本相同、死亦无别,既然同归于大道,又何必在乎不尽相同的过程呢?

再次,还要去执念之妄

或谈是非、分别,或谈真假、高低,所有评判一个人修行境界的词汇,其实都是自我生了一场执念。在这场执念的屏障中,我们看不到他人修证的努力和结果,一味沉迷在自己的小道中,如同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自我满足地悠游,却已隔绝了与天地间大美真境的沟通。

一念入天堂,一念归地府。所有执念,本都是自己的魔障。你判断了他人的是非对错、界定了他人的等级差别的同时,是否知道冥冥中早有神人记录了你自己身心意上的罪与罚。每当生起执念,根本还是源于你的心中永远都有一个“我”字,凡事皆出于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而这个我,此时也仅仅只能代表你从过往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感知,也仅仅适合于当下的你,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修行要参悟的真理,是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不论施予何种对象,它都可以成为最高的指导。唯有破除执念的魔障,使修行超越了“我”的局限,进而上升到万物的高度,才是对真常之道的正确打开方式。

世人因是非而会产生分别,因分别又容易出现执念,如此等人总是难悟真道。修行需要的不是论资排辈,而是需要同修路上的每一个人互为镜鉴,一起臻达明理明心的道果。而在真正悟道后,其实又发现,原来大道本是无为,这一场使心用心的过程,最后则要全部放开,使人人各还本性自然。当如此时,修行既无,魔障也既无矣。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0)

相关推荐

  • 心怀执念,守候一场雪缘

    ​心怀执念,守候一场雪缘文/秋风客     编辑/Seanli 下雪了,我在雪中徜徉,看银蝶飘飘,九霄而降,伸手接住想细品她的软玉温香--​每次下雪,内心里都雀跃不已,非常喜欢那一片洁白,捧在手心,感 ...

  • 气质与气场的关系

    气质这个词几乎人人都懂,但是让人描述,几乎说不清楚. 但是有一种人,无论男女,看上去仙气飘飘,飘逸出尘.这可不是通过化妆和道具才完成.而是从内向外的散发一种气场. 是否可以认为,气质就是气场的一种表现 ...

  • 修心,就是在和自己的魔障做斗争!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世人也越来越热衷于宗教和修行.尤其是面对日益增大的社会压力,人们都渴望寻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希望找到支撑人生的信念.与世事繁华相对照,修行人的生活看似清淡,但在面对云卷云舒的时候, ...

  • 修道需要真功实行,请别做朋友圈的“假精致”!

    公众号 1 大众印象中的道人,都是衣袂飘飘.归隐成仙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随着道教文化的复兴,以及当代社会中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向往去过一种遗世独立的世外隐仙生活. 道门经典中提到 ...

  • 100句修道箴言

    ‌1.未至真空,阴神难出,阳神更难出. 2.古仙之脱胎神化,由于虚静之极,无我之至也. 3.唯真空无我,然后能脱胎神化. 4.心息俱住,神气融畅,杳不可说. 5.鬼神有性无命,草木有命无性,禽兽性少命 ...

  • “修道”和“结婚生子”之间互相冲突吗?听听高人是怎么讲的!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修行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修丹道和结婚生孩子的关系?本来就没什么关系! 不知从何时 ...

  • 近期养生、修道和投资的一些心得

    读者继续阅读本文就表明同意:不以作者邹健的任何言行作为读者本人和任何关联人的任何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放弃向作者邹健提起诉讼或者投诉的权利:不得以作者邹健的任何言行作为诉讼或者投诉的证据. 免责声明:邹健 ...

  • 农历三月廿六,恭贺鬼谷仙师圣诞,纵横捭阖持身养性采药修道!

    鬼谷仙师,讳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相传仙师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为老子弟子.相传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 ...

  • 257岁神秘老人 泄露修道天机 (收藏研究)

    257岁的李庆远,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7岁.据报道是世界最长寿者.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 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 ...

  • 修道要有缘份,看看你有没有道根道缘!

    三丰祖师说,古仙家论"龙虎铅汞抽添",需要后世有根有缘.这个"后世",指的就是后代的学道者."有根有缘"指的就是有道根.道缘. 道根亦称根器 ...

  • 我这些年走过的中医和修道之路

    作者:陈明 (一)小感冒中的中医原理 这些年,看到网上特别多的人转载各种养生治病的秘法,比如某某方法可以排寒,某某方法可以祛湿,还有敲胆经排毒,山药薏仁粥养气血,艾灸拔罐按摩穴位补肾,以及肾阳虚阴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