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白光》《孔乙己》《端午节》《狂人日记》,作者:鲁迅

(0)

相关推荐

  • 孔乙己:一个狂欢式的人物

    编者按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经典角色.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杰里米·坦布林在专著中将鲁迅的短篇小说置于现代主义的广阔语境中进行阐述,并谈及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经典人物形象.在这篇文章中,坦布林教授将孔乙己形 ...

  • 现代文学丨第二章知识点

    独木小提示: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坛的重要性,言不可及,因此他是所有高校文学考研的重中之重,复习时切要留意.大家先看<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教材,然后结合我所发的这些知识点与真题来巩固教材,加油.

  • “弃医从文”四误读

    <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么一句:"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此变化就是常说的"弃医从文".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对 ...

  • 【灵璧杂谈】欣雅眼中的“狂人”

    重读<狂人日记> 文/欣雅 在多大年纪时读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不记得了,甚至内容说了什么,也无从记起.今日整理书籍翻出不久前友人送的旧书,其中一本就是鲁迅先生的文集.听说 ...

  • 清末老照片,落魄书生像“孔乙己”,侏儒卖烤鸭,李鸿章便装出门

    遴选一组清朝末年的照片,感受历史的沧桑.每一张照片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拼凑在一块,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可以直观地看到那些无法再现的场景. 清朝末年的百姓,穿得破破烂烂,有的居无 ...

  • 再读《孔乙己》:在鲁迅笔下,杀死孔乙己的凶手一共有三个

    导读:19世纪末,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老百姓怨声载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们极其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攀上统治阶层. 然而,清朝沿袭了隋唐以来的科举选拔制度,在这样的人才 ...

  •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白话文小说.之中的很多句子都至今为人所经常用.而孔乙己,在很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旧时代读书人的际遇. 孔乙己是何人呢?原本 ...

  •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咸亨酒店,曾经有过一个孔姓客人,大家叫其孔乙己,此人青白脸色,身材高大,终日一身破旧脏乱的长衫,经常点两碗温酒,一碟茴香豆.此人十分有趣,时常被人取笑,若是有人说他偷窃,孔乙己就会反驳,反驳着反驳着就 ...

  • 年少不懂孔乙己,再读已是书中人,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孔乙己?

    前言: 科举制度自隋唐开辟以来,一直成为朝廷招贤纳士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而这种制度到了19世纪末期,便似乎已经行不通了.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腐败不堪,众多底层知识分子为了出人头地,还是在封建教育中苦苦挣扎 ...

  • 孔乙己为啥不好好给人家钞书?| 江河·早茶夜读227

    227丨孔乙己 江河金句 执着的是"长衫", 现实却只能"站着". 孔乙己为啥不好好给人家钞书? 文/ 江河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彭江河. 我们常常说 ...

  •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白话文小说.之中的很多句子都至今为人所经常用.而孔乙己,在很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旧时代读书人的际遇. 孔乙己是何人呢?原本 ...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突然读懂了孔乙己

    年少时,我们读孔乙己是翘着嘴角眉梢的,成年后,我们想起孔乙己却只剩苦涩叹息. 孔乙己不好笑了吗?不!是当我们自己变得跟他一样可笑时,再也笑不出来了. 我们都曾以为自己与众不同,不会走到荒诞和讽刺边上. ...

  • 把茴香豆分给周围的孩子,透露出孔乙己内心的无奈,可惜没人懂他

    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料的悲剧人物.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很多年,鲁迅先生塑造了一个"四体不勤,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孔乙己的形象.本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孔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