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阳气的3个小习惯,劝你少做,坚持3件事,扶阳固本

阳气在体内可以维持人的能量供给和新陈代谢,人每天在工作和体力劳动的时候都会消耗掉一份体内的阳气,所以如何“补阳”一直都是当代人热议的话题。

阳气弱会招致百病,当体内阳气不足的时候,人的睡眠质量、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身体免疫力,甚至肤色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如果不及时的调养,大多会形成阳气持续衰弱的恶性循环。

阳气弱为什么会对身体造成这么多负面影响?

1.睡眠方面

阳气运化于全身并与血液相辅相成,当体内阳气亏损时,大脑的供血就会收到影响,当人体劳累了一天后躺在床上,大脑会因脑供的影响不能得到快速的放松,易产生胡思乱想睡不着觉的情况出现。

2.身体方面

当身体阳气不足的时候,阳气便不能更好的给予四肢能量,同时手脚的血液循环会变慢,因此就很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手脚会很难捂热,哪怕穿了很厚的衣服还是很怕冷,这就是典型的因阳气弱而引起的体寒。

3.免疫力会减弱

外界的寒气和体内的阳气是相互排斥对立的,体内阳气不足会使外界的寒气更容易通过毛孔侵入身体,导致感冒、发烧、头晕或肌肉酸痛的情况出现。

4.引起肤色发黄

阳气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从而体内堆积的毒素会无法及时的排出,这些毒素如果不能很好的排出体外很可能会导致面色发黄,特别是女性朋友,阳气不足的女生多半会有面色发黄的情况,而阳气充足的女性则面色红润,看起来就非常有气质。

生活中哪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阳气逐渐被“稀释”?

1.久坐

对于当代上班族男性来说,久坐可谓是伤害自身阳气的“元凶”,久坐会严重影响到身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精子的活跃度,从而影响到生殖器的健康。

2.熬夜

入冬以来晚上和凌晨的温度是极低的,当我们人体在白天经过一整天的阳气消化以后,到了晚上就是应该调养和恢复的阳气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还不早早的进被窝入睡,很有可能招致夜间寒气的侵扰,体内本来所剩无几的阳气也会被寒气所“侵蚀”掉,寒气随毛孔进入身体体内,严重影响到体内阳气的的运化。

3.不注意保暖

男性也好女性也好,不少人为了追求“风度”而放弃身体的保暖,喜欢在寒冷的冬季也穿漏脚踝露腰的衣服,人的脚心穴位有很多,如果不注意脚踝的保暖,寒气会直接随着脚心的穴位迅速游走于体内的五脏六腑,导致身体气虚。

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这些好的生活习惯,尽量把失去的阳气补回来。

1.早睡早起,调整作息

夜间是恢复阳气的最好时间,而规律的睡眠是恢复阳气的重要途径,建议大家能在睡前早早的放下手机,不要熬夜,才能防止阳气的过度流失。

2.泡脚

泡脚是恢复阳气的重要手段,建议大家能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15分钟左右,热水刺激脚心穴位可以到达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身心的作用,养成每晚泡脚的习惯可以大幅的提升体内的阳气生发,并有助于提升人的睡眠质量。

3.少吃冷食

食物过于寒凉会加速寒气入侵到肠胃,从而会影响到脾脏对于水谷的运化,损害脾阳,阳气越来越弱也就会进一步影响到肾阳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