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光圀修大日本史,结果成了推翻德川幕府的洪水猛兽

德川光圀

《大日本史》是尊皇思想的总代表,里面满满的尊皇斥霸思想,明治倒幕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日本史》所宣传的尊皇斥霸思想。尊皇就是尊崇天皇,斥霸就是排斥幕府,在幕府一方看起来,《大日本史》就是反动书籍,但编写者居然是幕府依为肱骨的德川亲藩水户藩。难道水户的藩主德川光圀[guó]是失了智,要革自家的命?

一、德川光圀简介

德川家康开创了江户幕府,政治上以德川同族(亲藩)和历代效忠德川家的外臣(谱代)为支柱,幕府将他们安放在要地,以屏藩中央。同族之中还要分三六九等,家康的三个亲儿子,即九子义直、十子赖宣、十一子赖房被分封到尾张、纪伊、水户三地,这三个地区土地肥沃、地盘较大,经济实力较为充足,而且这三家有资格在中央将军无后的情况下,推荐自己家的孩子继承,所以也叫“御三家”。

德川光圀就是赖房的次子,二代水户藩主。可以说,德川光圀家的地位仅次于幕府将军,但就是这个德川光圀,埋下了幕府灭亡的种子,他闲的没事,组织人编了一本满满体现尊王斥霸思想的史书,结果到了幕末被大肆宣传,形成水户派,给反幕势力递上了一把要自己命的刀。

德川家

二、失了智的德川光圀?

今天的日本学协会编写了《大日本史研究——水户学集成》一书,在书中对光圀的行为做了研究和分析。书中说光圀18岁时读《史记》读到《伯夷叔齐列传》,很仰慕伯夷、叔齐二人之高义,遂将二人引为知己,列为偶像。

伯夷、叔齐,本是商朝的藩国孤竹国的继承人,他们的父亲遗命弟弟叔齐继承家业,但叔齐不答应,要让给哥哥伯夷,但是伯夷也不愿违背父命,也不接受,二人于是都离家出走。周灭商后,二人不食周禄,在首阳山采野菜吃,最后想起野菜也是周的,便不吃,直至饿死在首阳山上。

在日本学协会这里,伯夷、叔齐的故事成了光圀忠于王室的引路人,但光圀真的就是个帮理不帮亲,非要革了自家命,还政于天皇的忠臣吗?

伯夷、叔齐采薇

三、德川光圀囧途下的选择

德川光圀绝不是个慷慨的忠臣。江户时期的史学家栗山潜峰有《常山文集》记录了这一时期水户藩的剧变。原来,德川光圀(1628年出生,1661年继位)的经历和伯夷很相似。光圀的父亲赖房有自己的长子赖重,但光圀因母亲身份较高,所以被立为继承人,“越伯兄頼重而承袭嗣统”,此事造成水户藩臣下的分裂。但光圀还是如愿继承了藩主之位。在江户时期,藩主就是一藩之内的皇上,但他也要通过臣下来贯彻自己的命令,结果支持他哥哥赖重的反对派处处掣肘,造成水户藩在幕府地位的下降。光圀迫切需要特别的功绩,赢得藩内诸封臣的支持。

德川光圀

在无法真正主持藩政、一半臣下对自己“越兄承嗣”的事指指点点的情况下,光圀只能继续埋头读书。刚好幕府的学官林氏编写的《本朝通鉴》陆续出版,其中有“吴太伯始祖说”,就是说吴太伯是日本皇家的始祖。林氏是儒学世家,对中国儒家奉若瑰宝,一切行动都以儒家经典为准,再加上日本千年来以华为尊,用中国名人装点自己是惯例,所以得出了“吴太伯始祖说”这个结论。但是在德川光圀看来,此事是一个绝好的入手点,可以趁此摆脱自己的窘境。

幕府儒官林罗山

德川光圀大肆宣扬以异国人士为日本皇族,“实遗国丑于异代”,所以极力谩骂林氏无视君臣之义,换言之,林氏是日奸,是精华分子。为了扭转世风,德川光圀毅然承担了公知的角色,打算写一本煌煌史书,来骂醒愚昧的世人。当然公知德川光圀和今天的公知不一样,今天的公知是跪舔洋大人,而光圀则要大赞本国,贬斥和丑化外国。

四、开局修史

修史之前,光圀召集人手,他给手下定了三个核心原则,即“据实阙疑、正闰皇统、是非人臣”,第一句就是说要如史直书,后两句则要辨上下尊卑。

水户藩学

但仔细想想,第一句和第二句实际是存在冲突的,你要客观修史,还要辨别正统和闰位,那对日本南北朝怎么说?南朝地小却被标为正统,但北朝天皇客观存在,而且是北朝统一了南朝,可在此北朝成了逆臣篡位。再有,完全扯淡的阙史八代,但凡有点脑子就知道这完全是瞎扯的神话故事,可光圀依旧收录进来,且大肆吹捧为日本国体神圣的原始依据。对神武等初代倭王的称号,那时候卑弥呼、倭五王都是跪求中国皇帝册封的,但在《大日本史》里一概抹去,而且王的称号全成了天皇。对遣唐贡使去给中国上贡、朝贡使得跪拜大唐皇帝等事,一概不提,转而变成是中日两个“平等”国家间的消息互通,这就严重不符合史实。

神武东征

《大日本史》实际是以南朝的《神皇正统记》为底本,南开大学的米庆余教授评《神皇正统记》说:《正统记》的出现实际是日本皇国思想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样《大日本史》必然带着强烈的皇国和神道思想。《大日本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尊日贬外,朝鲜不必说了,这是日本千年来的嘲讽歧视对象;在平安朝的史书中,日本还要点脸,把中国列为《邻国传》,中日地位平等,把朝鲜列到《藩国传》。但到了光圀这里,过去被日本人视为“平等”的中国,现在也成了“藩国”了,《大日本史·诸藩列传》里面赫然列着中国的名字。光圀敢这么不要脸的原因就是明清鼎革了,明人东渡被光圀看作是明人仰慕“天朝”(日本)的文化,所以进入日本的明人就被称为“归化人”。

明人东渡代表朱舜水

德川光圀修贯通古今的《大日本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证明日本国体优越,万世一系,说这是神国日本和海外频繁革命的“诸藩”最大的不同,也是日本最优越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光圀就想证明一点:世间万国,日本最优秀,所以不要再当精华分子了,如此就把藩内、甚至全国谩骂的矛头指向了对儒官林家的批判、对儒学的批判、对中华文化的批判。而光圀则以日本觉醒第一人自居,为水户藩扬眉吐气,顺利接管水户藩政,堵住水户藩内反对派的嘴。

日本朝廷

文史君说

从以后的发展历史来看,到了江户中期,经过千百年中华文化滋养的日本国学开花,日本人本性暴露,开始彻底清算儒学和中华文化,过去追捧的中华文化全成了弊履而被唾弃。以《大日本史》为经典,各种公知纷纷标榜日本为“皇国”,是“国体优秀”,是“万世一系”。到了宝利、明和年间出现了以《大日本史》为依据的尊皇论,所谓“皇大御国,乃大地最初生成之国,世界万国之根本……全世界可悉为(日本之)郡县,万国之君长可悉为(天皇之)臣仆”,此后日本的民族自信心极度爆棚,终于在19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尊皇倒幕思想,跟着1868年幕府就被推翻了。如此来看德川光圀作用不小。

参考文献

小倉芳彦:《近世史論集》,岩波書店,1973 年

芳賀登:《近代水戸学研究史》,教育出版センター,1996 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0)

相关推荐

  • 在日本首位吃到拉面的人物是谁

    再現之后的経帯麺 在拉面界有这样的说法,日本首位吃到拉面的人物是水戸黄門,也就是德川光圀.德川光圀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水户藩第2代藩主.历史记载在1665年,德川光圀在招待明代儒学家朱舜水时,朱舜水 ...

  • 日本敬若神明的2位中国人:一个使日本崛起,一个是“军神”偶像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极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 今天要说的这两个人,既不是徐福.鉴真,也不是孔子,他们曾被日本人敬若神明,日本至今仍受他们的影响. 一.朱舜水 朱舜水原本叫朱之渝,日本人不敢直呼他的名字 ...

  • 近代中国“武术”词义转变考论(2)

    --日本"武术"词义及其近代走向 编者:今天说的是源于古代中国的名词"武术",被日本吸收后,经历了怎样一个蜕变过程.而本节关于日本明治时期,"日本武术 ...

  • 如今在日本民间人气很高的“水户黄门”是什么历史人物?

    1969年,一部名为<水户黄门>的系列电视剧在日本大热.<水户黄门>标志着"大人物微服私访"的影视剧模式正式成形,影响了东亚很多国家的影视剧创作," ...

  • 文学创作(六)

    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对明智光秀妻子"拥抱世界"的接纳与宽容理念,我当然仍旧持一种肯定的看法.一切技艺.文化.思想总会有传承,即便某个文化人物遇害了(例如茶道高手干利休),或一门 ...

  • 德川将军家那点事:续命的御三家,保命的御三卿

    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之后,大封功臣.大名们依与德川氏关系远近,而有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后来在幕末叱咤风云的萨摩藩,就属外样大名.虽然祖上受德川家康的恩惠,但几百年下来,身处边远地区的他们,跟 ...

  • 日本史:明应政变——室町幕府第一个被废除的将军

    日本史:明应政变--室町幕府第一个被废除的将军 关键词:长享延德之乱,川中岛之战 前因:长享延德之乱 1487年,将军足利义尚亲自率兵,进攻近江,讨伐六角高赖,开启了长达4年的长享延德之乱,这起战乱是 ...

  • 葛兆光东京读书记|“倭国是中华世界的一部分”?读冈田英弘《日本史的诞生》

    文︱葛兆光 2020年的前八个月,我在东京.此前已经到日本多次,总是想抓紧时间查找研究资料,所以忙着看书和写作,无暇四处参访.这次有八个月时间,不免就动了"日本走透透"的念头,本打 ...

  • 德川幕府统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后其家族结局如何?

    大政奉还后的家族分裂 公元1867年11月9日,第十五代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在京都二条城向明治天皇递交了<大政奉还表>,并于11日后再次上表,请求辞去征夷大将军的封号,日本近代历史的转折 ...

  • 盘点日本史上七场大地震:最严重一次近15万人丧生

    日本人民对自然灾害并不陌生,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成千上万的人死于地震和海啸.从1923年可怕的关东大地震到引发福岛核灾难臭名昭著的东北地震,一场场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以下是日本历史上最大或最严 ...

  • 日本史:长良川之战

    前因:斋藤道三占据美浓国 1541年,美浓蝮蛇斋藤道三将大桑城赖艺的弟弟赖满毒杀,导致斋藤家与土岐家的战争爆发.次年,斋藤道三出兵袭击大桑城,土岐赖艺兵败,被迫流亡.自此之后,斋藤道三占据美浓. ▲斋 ...

  • 日本通史:享德之乱——开启关东大混战时代

    关键词:永享之乱,嘉吉之乱 前因:永享之乱 1438年,镰仓公方足利持氏反叛室町幕府,遭到镇压而失败.因为这次叛乱发生在后花园天皇永享十年,就被称为"永享之乱". ▲永享之乱图 后 ...

  • 日本史:中国大返还,秀吉统一的起点

    日本史:中国大返还,秀吉统一的起点 关键词:本能寺之变.贱岳之战 前因:本能寺之变 1582年,织田家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发动兵变,围攻身处本能寺的织田信长,后者孤立无援,自尽而死. ▲本能寺之变 后果 ...

  • 江户幕府德川将军后宫大奥“鬼屋”之谜

    1709年,日本江户幕府第五代征夷大将军德川纲吉去世. 一个月后,其正妻御台所鹰司信子亦去世. 按正史记载,他们都是染上了当时三大魔病之一的麻疹而逝的--另两病是天花和水痘.死时,纲吉六十四岁,信子五 ...

  • 德川将军后宫大奥的厨师,工资不高生财有道,现在的厨师不敢模仿

    给食堂买菜,是个很好的活,有油水: 在食堂炒菜,是个不好的话,只有油烟. 不过,江户幕府时代,德川将军后宫大奥里的厨师们,小日子却过得十分滋润,他们是通过什么办法捞油水的呢? 自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