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住房的往事

住房的往事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千百年来,住房一直让人们十分纠结并始终是人们关注炒作的热门话题。当下人们在热议着住房的是是非非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住房的往事。
我祖籍湖南汨罗,解放前父亲是一名开军车的司机,母亲随父亲常年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从来就没有过属于自己的房子。
解放后我们举家漂泊到湖北仙桃的一个小镇,一家七口仅靠父亲五十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根本不敢想去建造一所住房。
在我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总在不断的搬家,记忆中最让人难忘的是童年的第一处住所,那是一所远离镇区的破瓦房。原来是护林员居住,面积大约二十个平方,低矮,周围没有邻里,孤独地座落在一片荒冢之中,典型的万木萧瑟鬼唱歌的环境,令人十分恐怖。当时我们最怕的还不是荒冢,而是下雨,因为屋里四处都漏,还有每到冬天,四壁透风,仿佛置身天寒地冻的野外。
住的时间最长的一处住所是离镇中学很近的房子,由两间机库(停拖拉机的仓库)构成,两间也就二十平米,一家五口居住,印象最深的是房屋的泥土地面凹凸不平,要把饭桌放平必须用东西垫在桌脚下面。
父母亲最后居住的房子是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城后为他们在城区购买的一间约五十平米的平房,在市区边缘一家做家具企业的后面,上厕所要穿过一百多米的小巷方可。他们就在这条件十分简陋的屋子里度过了他们简朴的晚年。
父母终身没有过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住过功能相对完善的单元式住宅,更不用说是别墅豪宅,但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不曾为此有过抱怨。
我的住房之旅是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单位开始的,那是一段艰辛的旅程。一九七七年,我考入一所师范专科学校,一九八一年元月被分配到县城一所中学,所住的第一间房近二十平米,与另一个老师合住。那时的住房十分粗放,地面是凹凸不平的泥地,屋顶没有天花板,直接见瓦。住房之间的隔墙只砌到屋檩处,隔壁邻里是互联互通的。
我们住了两年后都要结婚了,找到学校领导,领导一脸的无奈,说是研究研究。终于还是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案,我们住房靠西边隔壁的一间房住着两位老师,其中有位老师也要结婚,还有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师好像是与老婆分居的原因与那位老师合住。学校就出面做工作要那位年纪大的老师搬回家去,将那两件房改建成三间房,就这样解决了我们三个人的结婚用房。
为了把这第一间完全属于自己生活空间的房子经营好,当时还真花了一番功夫。我的一群好心的学生从一家工厂拖了几车炭灰渣,还弄了一点石灰渣,细心地平整了地面,又找一位熟人弄了些空瓦楞纸箱,将屋檩以上的空间给补好,再用白纸糊上,将室内所有的墙面刷了一遍石灰。虽说只有十来个平方的小天地,我却是倾心布置,精益求精,十分珍惜!尽管打开门房间一览无余,也没有厕所厨房等分区功能,隔音也不尽人意,但我们毕竟有了自己的空间。
我在这所中学工作两年后因为成为教学骨干,搬了学校特意为教学骨干兴建的住房,也是平房,面积十八平米。可喜的是房间之间的隔墙是封了顶的,水泥地面,最叫人惬意的是房子前面还顺势而下,搭建了一间足有两平米的厨房。当时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一九八五年,我因工作调动到市委党校,住上了第三套房子,也是平房,面积不过二十四平米,但却有两间,正好我的女儿也有了自己的空间。一九八八年,我又调入市委办,到一九九一才搬到市委大院宿舍,依然是平房,也是两间,但面积更大了,加上房前顺势而建的小厨房,足有三十多个平方。当时我反而不太满足了,十分渴望有一套功能完善的单元房。
一九九四年,我的单元房梦想终于实现。行管局要求我集资6000元建单元房,当时我的积蓄还没有达到这个数,但义无反顾,东挪西借几天内就上交了集资款。一年后如愿以偿的住上了梦寐以求七十六平米的单元房,那一年,我三十有六。住进的那一刻,我幸福无比,直感到我在住房上实现了对父辈的超越,以后,随着我工作的变动,资历渐涨,我也住上了一百四十多平的住宅。我深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在为我拥有这么好的住房而高兴!
我女儿住房的经历比我单纯,她从澳洲留学回来后在一家银行找到工作,她的收入足以支撑她一开始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参加工作两年后,她在她单位附近购了一套拥有60平米一室一厅的单元房。结婚后,在市中心福田区又按揭购了一套140平米的三室两厅两卫的单元房,应该说,她在住房上超越了我的父辈和我们这一辈。
住房是一个永远让人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我所叙述的住房的往事也许有些拉杂,但我还是不厌其烦,因为它绝不是属于我个人的往事。我们的父辈,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下辈都可以在我的往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历史是一面镜子,看到历史,也许我们会明白过去的一切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美好,今天的一切也并非是人们所描述的那么不堪,我深信,面包一定会有的。只要努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刘景岗,男,湖北省仙桃市人。1958年3月生。大学学历,中文专业。当过知青,教过书,做过机关文字工作,担任过镇党委书记,市人社局长,市人大副主任,现退休。在职时,发表过作品多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