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伟 | 重审中国的“文学”概念
相关推荐
-
醉酒后的醉话
醉酒后的醉话 申力 我喝酒,但不会饮酒,只能说叫抿酒,有朋友说:你不会饮酒,只会写字,岂不知"李白一斗诗百篇",岂不闻"四座欢欣观酒德,一灯明暗又诗成",不饮酒 ...
-
龚鹏程|经学释义,众妙之门
经学,是我国文化.学术的根本,但自辛亥革名成功以来,就被蔡元培给废了.学生从此不再读经.学校也没有经学这个学科.更不开经学课程.谈起经学,辄闻一片骂声. 2003年我倡议办经学研讨会,由台湾佛光大学. ...
-
群魔乱舞的文学时代,谁有资格评议诗文,谁有能力评议诗人?
荐读 ☞ 名家教你写诗词(24集视频讲义) ☞诗词写作指导文章300篇 原创文学平台 诗词轩 投稿邮箱:shicixuan2016@163.com 獨步蒼龍 年代: 95后 网名: 獨步云天我蒼 ...
-
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上)
古典诗学的审美概念"老",自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始加注意并予阐发以来,不断有学者加以补充和深化,主要是在宋代文学的语 ...
-
于广杰:南宫李刚己的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下)
三.李刚己的文艺思想李刚己受时代的熏染,于西学多有领略.所以其思想较莲池前辈为新锐.他不但将二子送入西式学堂读书,任职山西时又亲自编选诗文,教授夫人读书写字.在给诸子的家书中说:汝母四五月间发愤读书作 ...
-
在中国发现批评史——清代诗学研究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传统的再认识
内容提要 近代以来,批评史乃至整个文学史研究始终是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对明清以来关注不够.然而传统总是距离最近的部分对我们影响最大,由于明清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的薄弱,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和批 ...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
-
我说 | 张伯伟:“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张伯伟:"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意法论"是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批评方法.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伯伟在<"意法论&q ...
-
张伯伟 | 醉里明幽意
"年少无心媚列侯,吟诗高卧凤凰楼.但能醉里明幽意,岂肯闲来上陌头."这是四十年前读研生涯时一首七律习作的前四句,第三句颇能道出我的饮酒观,权当本文的标题. 一瓶在握,首先能发人幽意 ...
-
张伯伟 | “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纪念王元化先生
"现在,让我们赞美名人,和生我们的父辈."贡布里希(E. H. Gombrich)曾经用<传道书>中的这道命令作为他<敬献集>一书的第一句话,他把" ...
-
张伯伟 | 读古典文学的人
在全球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也越来越频繁.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在许多方面泯灭或消释了由不同文化.不同空间.不同领域所带来的差别与隔阂,那么,今天,在这么一个特定的时空交错 ...
-
张伯伟:醉里明幽意
"年少无心媚列侯,吟诗高卧凤凰楼.但能醉里明幽意,岂肯闲来上陌头."这是四十年前读研生涯时一首七律习作的前四句,第三句颇能道出我的饮酒观,权当本文的标题. 一瓶在握,首先能发人幽意 ...
-
【新书推介】张建伟著《元代北方文学家族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元代北方文学家族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政治.社会.文化与文学等多角度探讨其价值.既有整体考察,从共性方面探讨北方文学家族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北方文学家族的地域分布.入元后处境与仕进出路.文 ...
-
张忠伟被评为“中国杰出艺术家”
张忠伟,浙江人,国礼书画家,著名书法评论员,毕业于中国书法学院,获学士学位证书,现任:职于中央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国际品牌文化产业联合会副主席,中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学 ...
-
柳建伟:我眼中的中国电影史 | 文学大家说012期
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字节跳动推出100集大型文学专题片--<文学大家说>.今天,是<文学大家说>012期,主讲人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先生. 柳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