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随笔·李万寿】松籽
相关推荐
-
第784篇:二舅(3)
第三次见到二舅时,是在表妹的婚礼上. 那时,阔儿三岁了. 那是个很炎热的夏天,知了一直在树上叫着. 二舅安安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的枣树下,望着进进出出的亲朋好友发呆. 二舅似乎消瘦了许多,又似乎不如以前爱 ...
-
【大荔文苑】李冬花:母亲的织布机
母亲的织布机 文/李冬花 从小就经常看见妈妈坐在织布机上,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脚一踏,手一搬,十字莲花都动弹".这则谜语让我深深地幼小心灵记住了妈妈那架织布机.在六十年代,它在我 ...
-
【大荔文苑】李冬花:“石子"变宝贝
妈妈的长面条 文/李冬花 妈妈的臊子面,是妈妈在厨房的一绝饭食.妈妈麻利手快,我妈做的面是我们巷子最好的,我这样赞美妈妈是实话.我的朋友.同学.同志都吃过我妈妈的面条,谁吃谁点赞. 过去,我们上学回家 ...
-
我们家的“好声音”
嗨,我是哈哈大笑,欢迎阅读! 恰商人老舅 我的土豪老舅要为他外甥包一场歌舞.俺娘说了怕扰民,俺爹回应要低调,所以,婉拒了.真正的理由,我想是他们不愿意老舅在这上面烧钱. ...
-
【大荔文苑】李冬花:父亲的“圣言”
父亲的"圣言" 文/李冬花 八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走进商贸局报到参加工作.我上班的前一天,父亲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女儿你今天工作了,是全家人的骄傲.你一定要听 ...
-
【大荔文苑】李冬花:我们家的故事
我们家的故事 文/李冬花 长辈居住大荔县韦林镇河西村.一九五八年,国家号招,把我们临近的几个村迁移到埝桥,蒲城.合阳.澄城县等地.我们河西村移民到埝桥北荣华村. 当时,我们移民人,都分别安排住,本村老 ...
-
【大荔文学·随笔·李万寿】我敬仰的二叔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08 我敬仰的二叔 文/李万寿 1.教书 我二叔年轻时曾是大荔太丰村的一名村民办教师,是我的二年级数学老师.他没教几年书,就回家里种地去了,没有赶上 ...
-
【大荔文学·散文·李万寿】老屋情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14 老屋情 文/李万寿 我家四世同堂时人口高达二十口人之众,在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多年,同吃一锅饭.二十口人居住在一个小农家院子,生活的不方便可想而知, ...
-
【大荔文学·散文·李万寿】每读书时忆及养猪时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16 每读书时忆及养猪时 文/李万寿 我家养过几头猪,其中有一头身材特别好,风度翩翩,萧萧洒洒,喜欢吃流食,长的特快,当年就买了个好价钱.这头猪小时候跑 ...
-
【大荔文学·诗歌·李万寿】假如我是一棵树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21 假如我是一棵树 文/李万寿 假如我是一棵树 理应有肥沃的土壤 可命运与实际相悖甚远 在陕北黄土高坡生长了多年 转战腾格里沙漠又是数载 游弋戈壁滩上 ...
-
【大荔文学·散文·李万寿】一颗桃树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31 一颗桃树 文/李万寿 很多人家,庭前后院都或有一颗桃树,我家也不列外,我家后院那颗桃树长在了我的心里. 每到春暖花开,我家后院那颗桃树会绽 ...
-
【大荔文学·散文·李万寿】西出阳关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34 西出阳关 文/李万寿 终于长大成人了,我也要去远方工作了,出发地是大荔羌白路口,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西北宁夏灵武.远方是谜人的,远方是美好的,远方充 ...
-
【大荔文学·散文·李万寿】婆婆好还是外婆好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40 婆婆好还是外婆好 文/李万寿 马路上,两个年轻的妇女热议着,"奶奶好,还是外婆好?"的话题,我也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外婆.奶奶 ...
-
【大荔文学·散文·李万寿】半个世纪之后的水渠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54 半个世纪之后的水渠 文/李万寿 千百年来,有三条河从大荔的土地流过,黄河,渭河和洛河,大荔可谓是多河流的地区,离我家最近的是洛河,约五公里.这么多 ...
-
【大荔文学·诗歌·李万寿】家住大荔太丰村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58 家住大荔太丰村 文/李万寿 大荔太丰村地处要塞,风景如画,依山傍水,广聚人气.主要农产品:冬枣.西瓜.黄绿苹果.酸莓.芹菜梗.通菜.茴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