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廷:《伤寒论》阳明腑证四方应用

(0)

相关推荐

  • 跟我记方剂6-寒下剂: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第二章泻下剂[要求]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大承气汤.温脾汤.十枣汤.麻子仁丸.3.熟悉:济川煎.黄龙汤.4.了解:增液承气汤. 2-1寒下 大承气汤:大黄(后下 ...

  • 经方: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 [原文]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右六味,末之,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

  • 浅谈《伤寒论》枳实之功

    枳实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较广,在全文共涉及18方,其中<伤寒论>涉及7方,分别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麻子仁丸.大柴胡汤.四逆散.栀子厚朴汤.枳实栀子豉汤.<金匮要略&g ...

  • 全国名老中医刘启廷:《伤寒论》阳明腑证四方应用

    理法方药 传播有价值的中医药资讯,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事中医事业70年,善用经方.现将刘启廷临床运用< ...

  • 【刘启廷:《伤寒论》阳明腑证四方应用】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事中医事业70年,善用经方.现将刘启廷临床运用<伤寒论>阳明腑证四方的应用经验介绍如下. 大承气汤 <伤寒论>2 ...

  • 辨阳明腑证四字经歌诀

    实热内盛,阳明腑中. 痞满燥实,四证会同. 舌苔黄燥,脉沉实充. 峻下热结,承气汤攻.

  • 热闭阳明腑证、亡阳虚脱误诊医案一则

    天医堂推荐搜索 真热假寒 导读:行医之人,需得胆大心细,仔细诊察,谨慎诊断!! 真热假寒  大实有赢状 名医某,1964年12月26日,即冬至节后2日,忽患奇疾.始病似外感小恙,3日后忽然昏迷.气息微 ...

  • 阳明中风,阳明经热,阳明腑证...

    [第10问]<伤寒论>的阳明中风,指的是什么意思?   [答] 189条:"既发热恶寒,又口苦咽干,腹满微喘",为什么不叫三阳合病,却叫阳明中风呢?   有些学者,一见 ...

  • 姚梅龄 | 从伤寒论讲解阳明主证——葛根芩连汤

    导读:姚梅龄教授于文中系统串解伤寒论中关于阳明表证的条文,从伤寒论原文解读葛根芩连汤,并详细讲解阳明表证--风热燥证的发病机理.现症特点.治则治法.鉴别要点.临床应用. 1.从伤寒论解读葛根芩连汤 & ...

  • 承气汤临证应用体会:阳明腑实

    导读:临症中,常有畏承气之峻,惧承气之攻,恐承气之伐,疑承气之损,因而弃承气而不用,以策安全.当用不用,实属延误之弊也.攻下之法,务要使用得当,必须辨证精确,掌握时机,方能投药无误.如何精确辨证打击? ...

  • 从伤寒论讲解阳明主证——葛根芩连汤

    实践派 4天前 导读:姚梅龄教授于文中系统串解伤寒论中关于阳明表证的条文,从伤寒论原文解读葛根芩连汤,并详细讲解阳明表证--风热燥证的发病机理.现症特点.治则治法.鉴别要点.临床应用. 1.从伤寒论解 ...

  • 阳明腑实兼阴伤,护胃承气是良方

    I导读:护胃承气汤具有养阴攻下的功效,主治温病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 护胃承气汤 作者/李彩云 [原文] 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