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五章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内涵之简析

    人们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从最初的感性领悟逐步走向理性数理逻辑,现代科学研究事物采用定量.定性的方式来分析内在关联逻辑关系,并以数理符号公式表达内在规律.古人只能够借助感性思维逻辑来认知世界,这就会导致感 ...

  • 《道德经》导读(八)——德经(44-37)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参考]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值得珍惜?生命和利益相比哪一样更 ...

  • 老子《道德经》中“无为”等于“无知”?

    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出现"无为"概念的是在第二章.他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说,圣人用无为思想来行事,施行无需号令的教化. ...

  • 第二部分17-35

    ​ 第17章:正确认识外界事物 [正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标注]①太上:这里指最好的基础,最好的状态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成功之象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大的圆满好像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有缺陷 ...

  • 张讲师讲《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五章 清静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之心得分享. 本章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门弊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完美的东西看去总有残缺,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 最充盈的东西看去总是空虚,但它的作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硬笔书法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硬笔书法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这一章节,是老子给到统治者的建议,主旨清静无为. 先贴下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美的有缺陷,作用不减.最充盈的 ...

  • 《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悟读述杂【45】

    《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悟读述杂【45】

  •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如詘,大赢如绌,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赢如绌.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初生牛犊不怕虎,并非初生牛犊真的勇敢,而是小牛犊无知,不知道老虎的厉害! 黔 ...

  •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五章:知易行难合一则贵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五章(法篇第九章) 知易行难 合一则贵 (原第70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 ...